10月17日下午,在上海的蔚来办公室,创始人李斌召集了一场只有中高层参加的季度会议。这次会议,说白了就是冲刺“2025年四季度盈利”目标的动员会。李斌开门见山,直接把盈利写在了自己的任务清单上——目标很明确,是给全公司定调,也给自己定心。
这一整个下午,说的不是什么宏伟蓝图,而是怎么实打实把几个痛点解决:车要卖出去,供应链得稳住,还要把软件如期交付。李斌一点没兜圈子,他说,光靠砍费用没用,“多卖车”才是根本。像ES8这种主力车型,每多卖一辆,盈利就更近一步。偏巧今年年底购置税政策有变,年底前的需求是最高点,各部门几乎都在加班抢单。不光是卖车,供应链这段也得加紧,ES8的新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四月,产能压力不小。软件呢,别说创新了,最起码得交付到位,让客户用得顺手,这才算不坑人。会议上,李斌反复强调,团队要顶住压力,每个人都得把自己的活儿干好,不能有一点松懈。
但这次会议里,有个小细节最能看出蔚来现在的变化——李斌把“盈利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说得很重。他其实是在提醒大家,现在这个阶段,外部谁都盯着蔚来是不是能翻身,但公司要干的,是把短期执行和长期愿景结合起来。办法没啥花头,就是三年计划再落地,体系能力继续撸实。他自己定了个目标,这个季度要参加30次讨论会,几乎两天一次,不光自己涨本事,也让团队形成干事的套路。他还说得挺真,组织能改惯性比个人容易——就像他们之前让员工每天步数PK,个人难坚持,团队反而更容易推动变化。
这一场会议不是喊口号,是蔚来从谷底爬出来的实际操作。李斌跟大家讲,痛苦时间多一点也不是坏事,关键是把那些从谷底积累下来的本事,真的变成公司的能力。以后无论行情起伏,蔚来能不能顶住,就看这七十来天大家真不真拼。
结果也很直接——蔚来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已经进入“冲刺模式”:谁都得盯着销量、供应链和交付细节不放松。李斌说,盈利不是单靠省钱,更不靠运气,是靠扎扎实实卖车、做好服务、建设组织能力。这样的节奏,也给了所有在公司拼的人一句最实在的话:把自己的活儿干好,未来才会更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