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终止!长安升格为独立央企,最大赢家揭晓!

合并暂停!长安升级为独立央企,最大的赢家是它!

长安要独立了?不是子公司那种“独立运营”,而是直接从央企“二级单位”跃升为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一级央企!这意味着什么?相当于从“厅级”升到了“省部级”,和一汽、东风平起平坐。更炸裂的是——长安汽车即将成为一家全新的汽车央企,而它的总部,极大概率落在重庆。

你没看错,这家我们熟悉的自主品牌,正在经历一场静水流深的巨变。传闻中与东风的“南北重组”突然暂停,背后不是合作失败,而是格局升级。长安赢了,但最大的赢家,其实是重庆。

一、为什么是长安?它凭什么“升级”?

很多人问:为什么不是东风?毕竟东风总部在武汉,体量也不小。但现实很骨感——销量不会说谎。

2024年,长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全面开花,深蓝SL03、SL03增程版、阿维塔11/12接连上市,5月单月销量突破9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超40%。反观东风,虽然有岚图追光、梦想家等车型,但市场声量和销量都难言亮眼,2024年岚图全年销量不足5万辆。

更重要的是,长安手握“三电”核心技术。我在试驾深蓝S7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车的电驱系统调校非常成熟。加速线性,动能回收几乎无感,不像某些新势力一松电门就“点头”。它的iEM智慧能量管理系统,能根据导航预判坡度、红绿灯,自动调节能量回收强度——这不是堆参数,而是真正在做“场景化智能”。

再看阿维塔12,我试驾过它的城区NCA(智能领航辅助),在重庆复杂的高架桥和隧道群中,变道果断、识别精准,甚至能处理加塞和施工路段。背后是华为ADS 2.0系统的加持,但长安的整车集成能力才是关键。能把高阶智驾“驯服”得如此顺手,说明长安的电子电气架构已经走在了前列。

而东风呢?虽然也有M TECH技术品牌,但落地车型少,用户感知弱。在新能源转型的“决赛圈”,拼的不是PPT,而是交付量、用户口碑和迭代速度。

二、重组暂停,是缓兵之计还是战略升级?

坊间传言长安与东风合并,初衷是“抱团取暖”。但问题来了:谁整合谁?

央企重组,讲究“以强并弱”或“以高并低”。东风是副部级单位,长安是正厅级,级别上东风占优。但论市场表现,长安明显更胜一筹。这种“级别倒挂、实力倒挂”的局面,注定难以推进。

更现实的问题是:总部放哪?

武汉是副省级城市,重庆是直辖市。如果东风整合长安,总部大概率落在武汉。但重庆能答应吗?要知道,重庆目前还没有一家一级央企总部。长安升级为独立央企,等于直接把“总部经济”留在重庆,这对地方GDP、税收、就业、产业链的拉动,是几何级增长。

合并终止!长安升格为独立央企,最大赢家揭晓!-有驾

我在重庆南岸区跑过一圈,从长安鱼嘴工厂到两江新区的阿维塔产线,再到西部智谷的智能网联研发中心,整个产业链条已经形成闭环。一旦新央企落地,华为、宁德时代、地平线等合作伙伴也会加速布局,重庆有望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硅谷”。

三、重庆赢麻了?不止是“赢”,是彻底翻身!

我们来算一笔账。

一汽带动长春,东风滋养武汉,而重庆的汽车产业长期“有产量无龙头”。2024年,重庆汽车产量254.01万辆,同比增长9.4%,新能源产量95.32万辆,增速高达90.5%(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局)。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广州,仅次于深圳。

但过去,长安只是“二级企业”,重大决策要上报兵装集团。现在独立了,意味着它在投资、研发、人事上拥有更大自主权。比如,未来阿维塔要上800V高压平台、固态电池试点,审批流程会更快;深蓝要出全球化车型,也能直接对接海外资源。

更关键的是——人才会留下来。

我认识一位在长安研究院做三电系统的工程师,之前一直犹豫要不要去深圳某新势力。现在听说长安要独立,他立刻打消了离职念头:“终于不用再‘低人一等’地汇报了,我们也能做主了。”

这就是央企升级的深层意义:不只是牌子变亮,更是信心、资源和话语权的提升。

四、横向对比:长安、比亚迪、吉利,谁更“能打”?

有人会说:比亚迪都全球前十了,长安算什么?

别急,我们来对比一下。

维度 长安(新央企) 比亚迪 吉利(含极氪)

2024销量 约280万辆(含合资) 超360万辆 约210万辆

新能源占比 ~40% ~90% ~50%

合并终止!长安升格为独立央企,最大赢家揭晓!-有驾

核心技术 iEM、SDA架构、华为智驾 刀片电池、DM-i、e平台3.0 CMA架构、雷神混动

高端品牌 阿维塔(华为合作) 仰望、腾势 极氪、领克

看得出来,长安的短板是新能源占比还不够高,优势是“两条腿走路”——合资(如长安福特)仍贡献稳定现金流,自主新能源快速上量,高端品牌阿维塔已打开30万+市场。

而比亚迪“all in”新能源,优势明显,但高端化仍需突破;吉利技术扎实,但品牌分散,协同效应弱。

长安的策略很清晰:用深蓝打主流市场,阿维塔冲高端,启源做智能化标杆。我在试驾启源A07时,它的“舒享座舱”理念让我印象深刻——座椅通风加热+SPA级按摩+香氛系统,配合无框车门和掀背尾门,把行政级体验下放到了20万级车型,这很“长安”。

五、未来会怎样?重组只是时间问题

长安独立,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我大胆预测:未来3-5年,中国汽车央企将上演“大整合”。长安升级后,很可能以“主导者”身份,整合其他国有车企资源。比如:

长安+昌河(同属兵装系),补足商用车短板;

长安+哈飞(潜在资产),拓展北方市场;

甚至未来与一汽奔腾、上汽飞凡等“二线自主”进行技术或渠道合作。

而东风呢?压力山大。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消息公布后,东风集团股价应声下跌。市场不是不看好东风,而是更期待“被整合”带来的变革红利。

六、写在最后:谁是最大赢家?

长安赢了地位,但重庆才是最大赢家。

合并终止!长安升格为独立央企,最大赢家揭晓!-有驾

一个一级央企总部,意味着:

年产值千亿级拉动;

数万个高端就业岗位;

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资源汇聚;

城市品牌价值跃升。

更重要的是,重庆终于有了自己的“汽车名片”。就像深圳有比亚迪,杭州有吉利,长春有一汽,武汉有东风,重庆也将以“新汽车央企总部”之名,站上中国汽车产业的C位。

2025年,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拼刺刀”阶段。卷价格、卷技术、卷服务。留给传统车企的时间不多了,但长安这次,真的抓住了历史的窗口期。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新央企该叫什么名字?“中国长安”?“长安汽车集团”?欢迎在评论区提名!

如果未来长安主导重组,你希望它整合哪家车企?

你觉得阿维塔有没有可能干得过蔚来、理想?

老铁们,我在评论区等你们!

(PS:下周我将试驾阿维塔11城区NCA升级版,想看真实路测视频的,评论区扣“1”,点赞过500我就安排!)

合并终止!长安升格为独立央企,最大赢家揭晓!-有驾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信息均基于公开报道及行业分析,关于央企重组的具体方案,以官方最终发布为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