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豪车48小时售出2108台,背后却藏着哪些社会隐忧

尊界S800发布会,定在5月30号晚七点半。

这款身价百万的座驾,号称是鸿蒙智行搦战奢华车市的先锋。

发布会前,订单48小时就梭哈了两千多台。

乖乖,这景象,你说魔幻不魔幻?

这边厢,芸芸众生还在为碎银几两,为那点儿房贷、娃的口粮犯愁;那边厢,百来万的玩意儿,眨眼功夫就被抢空。

这年头,阶层割裂的沟壑,怕是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

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先聊聊这“尊界”的来头。

华为和江淮联袂打造,剑指金字塔尖的市场。

华为的技术背书,加上江淮的造车底子,听着像模像样。

但关键是,超豪市场,向来是德系三强(BBA)的地盘,后来又窜出来个保时捷。

你一个新丁,赤膊上阵,凭什么虎口夺食?

有人说,靠华为的金字招牌。

毕竟,现在华为是“遥遥领先”,自带光环。

但汽车这玩意儿,可不是光靠吆喝就能卖出去的。

品牌积淀、车主口碑,都得慢慢熬。

不能说你今天发布个“遥遥领先”的手机,明天就能卖出去一百万辆“遥遥领先”的汽车,这逻辑行不通。

也有人说,靠国潮崛起。

现在不少人买东西,都愿意捧场国货。

但问题是,豪车买家,最看重啥?

排面啊!

开出去有没有范儿?

这才是王道。

国产车,在豪华氛围的营造上,跟那些老牌劲旅比,还差那么点意思。

这话可能扎心,但却是实话实说。

再说说这价格,动辄百万,这可不是毛毛雨。

能掏出这么多银子买车的,肯定不是升斗小民。

他们买车,是为了啥?

百万豪车48小时售出2108台,背后却藏着哪些社会隐忧-有驾

仅仅是代步吗?

肯定不是。

他们买的是标签、是身份、是圈层入场券。

所以,这车卖给谁?

大概率是那些腰缠万贯的壕,或者是一些追求特立独行的新锐。

他们可能看不上BBA的“街车”,想尝尝鲜。

但他们真的会为华为的情怀买单吗?

还是仅仅图个乐子?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前些年风靡一时的“共享单车”。

刚开始,大家觉得方便、环保。

后来呢?

乱停乱放、惨遭蹂躏,最后沦为城市疮疤。

超豪车,会不会也重蹈覆辙?

会不会也变成一种赤裸裸的“炫富”符号?

当然,也有人乐见其成,觉得这车卖得火,说明咱们国家富起来了。

消费升级,是好事。

但问题是,这种“升级”,是不是也加剧了贫富差距?

当一部分人驾驶着百万豪车,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时,另一部分人还在为柴米油盐发愁,这鸿沟,会不会越来越大?

区区一个数字,就足见问题的盘根错节。

48小时,2108台订单,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暗藏社会结构性的难题。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土豪太多”时,是否忽略了背后的资源分配不均?

是否忽略了阶层板结带来的焦虑和无力感?

说白了,我们不能只盯着百万豪车的销量,更要关怀那些还在底层挣扎的普罗大众。

一个良性的社会,应该是橄榄型的,而不是头重脚轻的金字塔。

或许,尊界S800的发布,只是时代的一个切面。

它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繁华与落寞,机遇与挑战。

它既有经济腾飞的活力,也有社会分化的隐忧。

未来的航向在哪儿?恐怕不是一辆百万豪车能够指明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