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标志着中欧新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来自政商界的众多领袖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该基地占地3.2万平方米,位于布达佩斯第11区的核心位置,不仅集销售服务、车辆认证测试和本地化研发于一体,还标志着中国车企首次在欧洲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深度布局。这座创新枢纽预计将创造1200个高质量就业岗位,其中60%为技术研发类职位,并与罗兰大学等顶尖高校建立了产学研联盟,重点突破车路协同和高精度环境感知等前沿技术。
这座创新枢纽,预计将创造1200个高质量就业岗位,其中60%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开发、下一代电气化技术攻关等技术研发类职位。研发中心已与罗兰大学等三所顶尖高校建立产学研联盟,重点突破车路协同、高精度环境感知等前沿领域。这种从单纯产品输出向技术生态共建的转变,与中欧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的战略诉求高度契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在仪式上特别强调:“比亚迪带来的不仅是制造能力,更是驱动未来交通变革的创新基因。”
回溯比亚迪的欧洲征程,2016年在匈牙利建立的首个电动大巴工厂已为当地公共交通系统提供超过800辆零排放车辆,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的投建则将合作推向新高度。此次欧洲总部的落成,使比亚迪形成“研发-生产-服务”三位一体的战略闭环,成功实现从市场开拓者向行业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升级。这种跨越式发展在销售端得到直观体现:2024年比亚迪欧洲市场销量同比增长85%,多款车型登陆英国、意大利等核心市场销量前十榜单,全球427万辆的销售业绩中,欧洲贡献率较三年前提升四倍。
面向未来三年的发展窗口期,比亚迪已制定清晰的欧洲路线图:计划新增50家体验中心,与壳牌集团共建覆盖主要干线的高速充电网络,目标在2027年实现8%的市场占有率。这种战略定力源于其全球化布局的坚实基础——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工厂的相继投产,柬埔寨生产基地的启动建设,配合自有远洋船队的物流保障,形成辐射欧亚大陆的产能矩阵。正如王传福董事长所言:“欧洲总部的使命不仅是市场深耕,更要成为中欧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的孵化器。”
从资本出海到技术共赢,比亚迪的国际化路径为中国汽车工业提供了全新范式。连续13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跻身全球汽车品牌价值前十的成就,印证了其“技术为王”战略的前瞻性。当多数企业仍在探索产品出口模式时,比亚迪已率先完成从单一贸易向生态共建的质变,这种深层次的价值创造,正是中国汽车从规模领先走向全球引领的核心动能。
比亚迪欧洲总部的启用标志着中国车企在全球产业治理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将智能制造、绿色科技与本土化创新深度融合,比亚迪正书写着从跟随到领跑的时代篇章。这种深层次的价值创造,不仅为中国汽车工业提供了全新范式,也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注入强劲的东方动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