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1:京沪高铁上的超速标杆,速度与运力并存的神车

在京沪高铁的众多列车中,哪些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神车”?这需要两个重要的衡量标准。首先,是它们的运行速度与运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乘客从北京送达上海。其次,则是它们的停靠站点,是否能够做到仅停南京南,或者全程无停靠,直达目的地。这样的高标准,无疑为京沪高铁上的列车树立了超速与高效的标杆。

G21列车,作为京沪高铁上的佼佼者,以其惊人的速度和效率著称。它以超过300公里的平均时速,在短短4小时18分内就能完成1300多公里的旅程,从北京南站准时出发,最终抵达上海虹桥站。这一卓越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铁路上海局复兴号CR400BF-BZ的出色表现。这款被誉为“上海局大宝贝”和“京沪高铁线路上的高霸”的列车,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地位,成为了业内的佼佼者。为了追求更高的整体速度,G21列车在南京南站后便不再停靠,其他站点也均以全速或适度降速通过,从而确保了旅程的高效与顺畅。尽管每站停车时间仅有几分钟,但降速和提速过程中的速度损耗却不容忽视。

根据国铁在2015年颁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规定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其加减速所需距离为35公里。同时,进站前的减速时间与出站的加速时间大致相当。
在试验阶段,复兴号动车组从静止加速到时速350公里仅需6分50秒。然而,在实际运营中,这一速度会受到出站匝道限速以及乘客对加速度承受能力的双重制约,因此,实际加速到350公里需要花费十几分钟的时间。

要成为“高霸”(高铁线路上的佼佼者),不仅需要速度快,还要尽量减少停靠站点。G21列车作为京沪线上的佼佼者,其停靠站点最少,大部分时间在轨速度都接近350公里/时,因此自然成为了京沪线上的领头羊。相比之下,G25列车虽然速度也很快,但因其前面停靠站点过多,影响了整体速度,从而未能成为线路上的头牌。

G21列车的另一显著优势在于其强大的运输能力。大多数高铁列车采用8编组或16编组,而G21列车则超长地采用了17编组设计。这看似简单的增加一节车厢,实则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由于接近450米站台的承载极限,其设计制造难度极高,需要进行数十项整车专项试验和研究性试验。在牵引、制动、脱轨系数以及轮重减载率等多个方面,都必须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反复验证,才能确保列车的安全与性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