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衡+变形+一键泊车,小鹏系团队重构摩托智能新范式

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带头的是小鹏汽车的联合创始人何涛,还有前副总裁矫青春。想想看,这群在智能汽车圈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突然跨界搞起了两轮车,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自平衡+变形+一键泊车,小鹏系团队重构摩托智能新范式-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技术班底。小鹏前自动驾驶负责人肖志光,把汽车上那套智能系统直接搬到了摩托车上。还有P7的设计总监张利华,这下连摩托车的颜值都有了汽车级别的保证。最绝的是,他们请来了原VIVO印尼负责人来搞渠道,这是打算把手机圈的本土化打法复制到摩托车领域啊。

资本方面,人家也不含糊。真格基金、红杉中国这些大佬都投了钱,连比亚迪系的惠友资本也来了。据说拿到的数千万美元里,七成直接砸进了研发,剩下的全用来在印尼搞落地。这种玩法,在传统摩托行业里可不多见。

自平衡+变形+一键泊车,小鹏系团队重构摩托智能新范式-有驾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的自动驾驶系统。你想啊,骑摩托最烦的就是堵车时脚一直撑着地,又累又尴尬。这新车直接搞了个自平衡技术,低速的时候不用脚撑,稳稳当当的。雅加达那种堵到让人崩溃的路况,这功能简直是救星。

自平衡+变形+一键泊车,小鹏系团队重构摩托智能新范式-有驾

还有个碰撞辅助制动,听着就靠谱。4D毫米波雷达加双摄像头,能提前察觉到危险,轻轻帮你刹下车。不是那种猛刹车,不会让你吓一跳,这点很贴心。

自平衡+变形+一键泊车,小鹏系团队重构摩托智能新范式-有驾

更绝的是一键泊车。停摩托车虽然不难,但有时候地方窄,下车撑脚都费劲。这新车能自己找准位置,还会自动撑架子,据说定位准到厘米级。上次在雅加达发布会上演示,好多人都看呆了。

自平衡+变形+一键泊车,小鹏系团队重构摩托智能新范式-有驾

不光智能,这车子还能变形。踏板模式适合日常通勤,座高低,上下车方便。想找点刺激?切换成跨骑模式,128Nm的扭矩,动力十足。要长途旅行?旅行模式下,座桶能有30升,还能选装行李箱,实用性拉满。

自平衡+变形+一键泊车,小鹏系团队重构摩托智能新范式-有驾

看看政策就知道了。印尼政府给电动摩托补贴,一辆车能拿到700万印尼盾,差不多435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能帮着省下不少钱。而且市场增长太猛了,2024年电动摩托销量一下子涨了400%,有人预测到2030年市场规模能到18.5亿美元。这时候进场,时机刚刚好。

自平衡+变形+一键泊车,小鹏系团队重构摩托智能新范式-有驾

他们在印尼的布局也挺讲究。丹格朗的组装工厂2025年底就要投产,50家经销商把爪哇岛都覆盖了。定价也有意思,6000万印尼盾,大概2.7万人民币,刚好在基础款和高端款之间,不上不下,却可能刚好戳中不少人的需求。

自平衡+变形+一键泊车,小鹏系团队重构摩托智能新范式-有驾

不过,质疑声也不少。有人说,东南亚用户买摩托,不就图个便宜耐造吗?搞这么多智能功能,车重增加了15%,有必要吗?

自平衡+变形+一键泊车,小鹏系团队重构摩托智能新范式-有驾

这话也不是没道理。但你再想想,雅加达的拥堵指数排全球第七,堵在路上的时候,自平衡和巡航功能能省多少事?有时候,解决痛点的东西,哪怕贵一点,也有人愿意买单。

续航也是个大问题。他们想了两个办法,一是搞模块化电池,能换能充,灵活得很。二是打算复用小鹏汽车在印尼的充电桩,这招够聪明,一下子就解决了不少充电难题。

自平衡+变形+一键泊车,小鹏系团队重构摩托智能新范式-有驾

他们的野心可不止印尼。计划2026年在印尼拿到10%的市场份额,跟雅迪、极核这些牌子好好较量较量。2027到2028年,要把这套模式复制到越南、泰国。再过几年,还想进军欧美市场,靠换电标准打天下。

现在传统摩托企业转型有点慢,像本田在电动化上就不太给力。这反而给了中国智造机会,把汽车上的智能技术挪到摩托上,再配上本地化的供应链,说不定真能闯出一条新路。

自平衡+变形+一键泊车,小鹏系团队重构摩托智能新范式-有驾

说起来,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一群造汽车的,用做汽车的思路去做摩托,还专挑东南亚这个看似不高端的市场。到底是异想天开,还是另辟蹊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