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上汽荣威M7 DMH正式上市,限时美好价杀到8.58万起!
这价格一出来,4S店的销售微信都快爆炸了:"老板,这价格还犹豫啥?""中大型插混轿车,8万多就能拿下,比比亚迪秦PLUS DM-i还便宜!"要知道,现在正是金九银十的关键时刻,荣威这一招限时优惠持续到10月31日,砍得够狠。但评论区却吵翻了天:"8万多的插混轿车能有啥好货?""这不就是降价甩货嘛!"
我正好9月20号提了辆M7 DMH,开了一个礼拜,今天就来聊聊这车到底是真香还是翻车。
8.58万买中大型插混轿车?荣威M7 DMH凭啥敢跟比亚迪秦PLUS硬刚?
先说重点,2025年9月17日官宣的限时价格,荣威M7 DMH入门版8.58万,顶配也才10.28万,官方指导价是9.78万到11.48万元。当时很多人觉得这是清库存甩卖,结果仔细一看配置单,这哪是甩卖,分明是来搅局的。
我提车那天专门去隔壁展厅看了比亚迪秦PLUS DM-i,销售小哥还挺热情,但看完两台车的配置对比,心里就有数了。
先说尺寸和空间这档子事。荣威M7 DMH车身长宽高4940/1890/1510mm,轴距2820mm,这尺寸已经达到中大型轿车的标准了。对比比亚迪秦PLUS DM-i的4765/1837/1495mm、轴距2718mm,荣威M7 DMH在长度上多了175mm,宽度多了53mm,轴距长了102mm。
我自己身高178cm,坐进后排把座椅调到最靠后,腿能完全伸直不说,后排腿部空间达到1010mm,还能舒舒服服地跷个二郎腿。上周末带着岳父岳母出去玩,老两口坐后排,下车第一句话就是"这车坐着真宽敞,比你那辆轿车舒服多了"。
后备厢容积450L,能塞3个24寸的行李箱。
周末我们全家去郊区露营,帐篷、烧烤架、折叠桌、两箱矿泉水一股脑全塞进去,还有富余空间。全车设计了31处储物空间,手机、钥匙、零钱、水杯都有地方放,不会到处乱丢。
动力这块儿是真让我惊喜。
荣威M7 DMH搭载DMH 6.0超级混动系统,1.5L发动机功率82千瓦,峰值扭矩135牛·米;电机功率137千瓦,峰值扭矩330牛·米。这套动力组合虽然发动机功率不算大,但电机性能很强悍。上周我在高速上超车,油门踩下去动力响应挺快,电机的瞬时扭矩爆发让超车很有信心。
市区红绿灯起步轻松加愉快,纯电模式下悄无声息就窜出去了。
CLTC纯电续航达到160公里,远超行业100到150公里的主流区间。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达2050公里,能耗低至2L级,每公里油费不足0.2元。我这一个礼拜基本都用纯电模式通勤,家到公司单程18公里,一周五天往返才180公里,充一次电能跑快一周。
周末跑了趟高速,全程开混动模式,表显油耗2.5L左右,按现在油价算,每公里成本也就2毛钱,比那些2.0T燃油车省心太多。
配置这块儿荣威是真舍得下本。
全系标配15.6英寸中控屏加全液晶仪表,车机系统搭载SAIC OS,采用高通骁龙8155芯片,这个芯片可是旗舰级别的,反应速度比很多10万级车型用的老芯片快太多了。车机系统全球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具备行业领先的模糊语义理解能力,理解准确率较传统模型提升14倍。
这套系统支持语音控制空调、导航、音乐,而且能连续对话,不用每次都喊"你好XX"。
比如我说"有点热,不要对着我吹,再来首周杰伦的歌",系统一气呵成就给办了,自动把空调温度降低、调整出风口方向、播放音乐,不用分三次说。
手机互联功能覆盖华为、OPPO、vivo、小米以及苹果手机,实现手机界面与车机桌面的自动流转。我用的是华为手机,上车后手机上的导航投到车机屏幕上,不用重新输入目的地,特别方便。
荣威M7 DMH提供五大件终身质保,包括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电池包,首任非营运车主不设年限与里程限制。
这在10万级车型里真不多见,大部分竞品给个三电8年或15万公里质保,荣威玩终身质保,这份底气让人放心。
当时很多人说荣威就是降价清库存,我提车那天隔壁展厅真有个秦PLUS车主过来围观。
他看完M7 DMH的配置单,站那儿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憋出一句"早知道多等两个月了"。同样都是8万多的价格,M7 DMH在尺寸、续航、配置上全方位不输秦PLUS,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优势,这哪是清库存,分明就是来抢市场的。
荣威M7 DMH为啥降价?背后到底憋着什么招?
可能有人要问,荣威好端端的新车,官方指导价9.78万到11.48万元,为啥要搞个8.58万到10.28万的限时价,是不是卖不动了要清库存?
我专门问了4S店的销售,还在车友群里潜水了好几天,算是搞明白了这背后的门道。
现在国内10万级插混轿车市场早就是一片红海了。
这一价位区间主要由比亚迪秦PLUS DM-i、吉利帝豪L雷神Hi-P、长安启源A05等车型占据。比亚迪秦PLUS DM-i月销稳定在2万台以上,牢牢占据着销量位置。吉利、长安、奇瑞这些品牌全挤在这个赛道里厮杀,价格卷到每降1000块就得加两个配置的地步。
但消费者的需求却越来越挑剔,既要便宜预算卡死在10万以内,又要空间大能舒服坐人,还要续航长不用老充电,配置还得跟得上时代。
荣威M7 DMH在预售首周订单就突破10817辆,这说明产品本身是有竞争力的。但预售价9.58万到11.28万,跟秦PLUS DM-i的价格区间基本重合,消费者一对比就犹豫了。上汽内部应该是做过市场调研,发现如果价格能再降1万,订单量会有质的飞跃。
所以正式上市的时候推出限时优惠价,用价格优势打开市场。
荣威敢降价是有技术底气的。
DMH 6.0超级混动系统,其采用的1.5L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超过43,这个热效率在行业内属于领先水平。电机功率137千瓦,峰值扭矩330牛·米,搭配19.7千瓦时电池,把纯电续航做到160公里,综合续航突破2000公里。
这套动力系统稳定性很高,这也是荣威敢给全系五大件终身质保的原因。
成本控制这块儿上汽也下了功夫。
通过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供应链优化,生产效率提高,把成本压下来了。降价的这1万多块不是从利润里硬挤出来的,而是通过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化省出来的。说白了,荣威这次就是用性价比打市场,让消费者知道8万多也能买到续航长、配置高、开着舒服的中大型插混轿车。
车友群里有个老哥透露,上汽2025年第四季度的KPI就是新能源销量突破。
M7 DMH这次降价就是冲着比亚迪秦PLUS去的,要么抢走秦PLUS一部分市场份额,要么逼比亚迪跟着降价打价格战。反正就是不把水搅浑不罢休的架势。从市场反应来看,这招够狠,降价后的9月20日到30日这短短10天,订单量暴涨,很多原本打算买秦PLUS的消费者都转投M7 DMH了。
开了一周真实感受,M7 DMH到底香不香?这三个槽点必须说!
前面说了那么多优点,现在该泼泼冷水了。
M7 DMH虽然性价比高,但开了一个礼拜我发现了三个挺要命的槽点,买之前必须想清楚,不然提车后可能会后悔。
槽点是动态表现还有提升空间。
荣威M7 DMH采用前麦弗逊加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这个悬架组合在同级里算不错的了,但调校还有优化余地。悬架阻尼调节至运动模式时,整体表现比较硬朗,在经过一些抛跳以及起伏路面时悬架整体的动作比较干脆,开起来挺有驾驶乐趣。
但问题是在悬架阻尼舒适模式下经过一些起伏路面时会允许纵向晃动的存在,在经过一些起伏较大的路段时,整体的抛跳感尤为明显。
上周末跑了趟200公里高速,走国道的时候遇到几个桥头跳车路段,车辆经过起伏路面凸点那一瞬间,后排乘客有被抛离座椅的感觉,后悬整体的动作比较大,这对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我媳妇儿坐后排,下车就抱怨说"这悬架怎么这么颠"。
如果经常走乡村道路或者路况不好的地方,这个短板得认真考虑。
第二个槽点是品牌力和保值率相对较弱。
虽然荣威是上汽旗下的自主品牌,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比不上比亚迪、吉利这些一线自主品牌。我提车那天,有个朋友就说"荣威啊,感觉不如比亚迪靠谱"。虽然M7 DMH产品力不错,但品牌影响力弱势是客观事实。
保值率方面也是个问题。
我查了下二手车市场,荣威的轿车保值率普遍偏低,三年保值率大概在50左右,而比亚迪秦PLUS DM-i能达到60以上。如果你是那种三五年就换车的人,这个保值率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按照8.58万的落地价,三年后卖车,荣威M7 DMH可能只能卖4万多,而秦PLUS能卖5万多,差了1万块。
第三个槽点是充电便利性因地区而异。
荣威M7 DMH纯电续航160公里,如果每天通勤距离在50公里以内,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但问题是,如果你住的小区没有固定充电桩,或者单位没有充电设施,那充电就会变成一件麻烦事。
我家小区有充电桩,所以问题不大,但我有个同事住老小区,物业不让装充电桩,只能开到外面公共充电站充电,来回折腾挺浪费时间的。
而且公共充电桩的电价比家用充电贵,一度电1块到1块5,算下来每公里成本就不止2毛了。
如果充电不方便,只能长期用油,那插混车型的优势就打折扣了,还不如买个燃油车省心。所以买之前一定要评估自己的充电条件,如果充电不方便,这车的性价比就要重新算了。
话说回来,8.58万的价格你还想要20万级车型的完美表现,那不现实。
M7 DMH的定位就是够用就好,日常通勤纯电省钱,周末长途混动省心,配置够用智能化也不落伍,这个价位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厚道了。要是真追求舒适和品牌溢价,那得加钱上比亚迪汉DM-i或者本田雅阁锐·混动,但那又是另一个消费层级了。
买M7 DMH前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
提车后我在车友群潜水了一个礼拜,发现大家关心的问题都很实在。
有些问题我之前也纠结过,现在开了一周算是有点发言权了,挑几个典型的聊聊。
问题是8.58万买荣威M7 DMH,不如加2万上比亚迪汉DM-i。
比亚迪汉DM-i指导价16.98万起步,优惠完大概15万出头,比M7 DMH高级。车身大,内饰豪华,品牌力强,开出去有面子。但算总账就知道差距在哪了。
比亚迪汉DM-i虽然好,但价格贵了6万多,这6万块够M7 DMH跑20万公里的油费了。
而且汉DM-i的保险、保养都比M7 DMH贵,一年综合用车成本差距至少1万块。
如果预算真的只有8到10万,M7 DMH的性价比完胜。
但如果能接受15万以上的预算,对品牌和档次要求又高,那汉DM-i值得考虑。看自己的预算和需求,不能盲目跟风。
第二个问题是160公里纯电续航够不够用,冬天会不会缩水厉害。
荣威M7 DMH CLTC纯电续航160公里,实际市区通勤打个8折大概130公里左右,这个续航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完全够用。我家到公司往返36公里,一周五天才180公里,充一次电能跑四五天,周末再补一次电就行。
但冬天续航会打折扣。
虽然官方说有电池恒温系统,但北方冬天零下十几度,续航损失避免不了。我估计冬天实际续航可能只有100公里左右,这样的话可能两三天就得充一次电。
不过即使冬天续航缩水,还有油可以烧,不用担心趴窝,这就是插混车型的优势。
第三个问题是豆包AI大模型是不是花架子,实际用起来怎么样。
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具备模糊语义识别和复杂指令联动能力,用户只需一句"帮我哄孩子睡觉",车辆即可自动完成调温、关窗、播放故事等操作。我实际用下来,语音识别准确率挺高的,方言、口语都能识别,连续对话也不用重复唤醒。
但也不是完美无缺,有时候复杂指令还是会理解错,或者反应慢一拍。
比如我说"我想休息一会儿,但温度有点低",系统有时候只调了座椅角度,忘了调空调温度,需要再说一次。不过总体来说,这套AI系统在10万级车型里算是很不错的了,比那些只能执行简单指令的传统车机强太多。
第四个问题是现在买会不会再降价,等等党会不会赢。
从市场规律来看,限时优惠持续到10月31日,之后会不会继续优惠不好说。2025年11到12月是年底冲量的时期,M7 DMH大概率还会有终端优惠,预估可能再送些装潢礼包或者保养套餐。
但价格应该不会再往下降太多了,毕竟8.58万的价格已经很激进了,再降就真的没利润了。
如果是刚需着急用车,现在8.58万的价格已经很香了。
早买早享受,晚买可能遇到缺车。我提车的时候销售说现在订单很多,提车周期从原来的一周延长到15天了。等等党永远等不到价格,看自己的需求是否急迫。
我当时也纠结过要不要再等等,但想想家里需要一台省油的代步车,等来等去可能就过年了,索性就提了。
8.58万的荣威M7 DMH,给10万级插混市场"上了一课"!
从2025年9月17日M7 DMH上市这一战就能看出来,上汽荣威早就不玩高举高打那套路了,现在就是降维打击。
8万多的中大型插混轿车,尺寸够大,续航够长,配置拉满,把比亚迪秦PLUS DM-i、吉利帝豪L雷神Hi-P这些竞品的压力拉满。这哪是简单的卖车,分明是给同行立规矩。虽然悬架调校、品牌力、保值率还有提升空间,但这个价位你还想要完美,那不现实。
开了一个礼拜我的真实感受就是,M7 DMH适合预算有限、刚需代步、追求性价比的家庭。
如果你每天通勤距离50公里以内,家里或者单位有充电条件,对品牌没有过高要求,那M7 DMH真的很香。如果预算15万以上,对品牌和档次要求高,那上比亚迪汉DM-i或者本田雅阁锐·混动。
但如果就是想花少的钱买个够用的插混轿车,M7 DMH真的很难找到对手。
如果预算8到10万买插混轿车,你会选性价比荣威M7 DMH,还是销量比亚迪秦PLUS DM-i,或者咬咬牙加钱上比亚迪汉DM-i?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看看大家都是怎么选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