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北京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舞台上,语气坚定地说出了:“全域AI与天地一体正是吉利推进智能网联变革的主战场。”就是这一天,我们看到了吉利这家老牌汽车企业,正用自己的方式蹚出了一条科技新路。
吉利最近公布了新成绩: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达到了1,020,913辆,其中新能源车卖了58%。要知道,今年前三个季度,吉利总共卖了295万辆,同比增长了29%;新能源车更是卖了159万辆,比去年涨了68%。这些数字可不是拍脑袋来的——早在前几个月,吉利就把低轨卫星星座的组网弄到了64颗,撑起了属于自己的“车-地-天”大网。吉利搞的全域AI技术,已经真的开始大规模装车。极氪银河、领克10 EM-P这些新车型,各种智能化、科技元素上车速度飞快,销量一爆再爆。
但这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并不是堆数字比数据好看。一个传统车厂搞智能网联不是新闻,难得的是,吉利这次并不满足给车加点AI、造点智能,它直接自己在天上拉起星座卫星网络,还把AI当作整个制造体系的底座。吉利的星睿智算中心能达到23.5EFLOPS算力,星睿AI大模型用在整车研发、售后、甚至客户使用体验中,还和DeepSeek深度融合,为车赋能。现在,连辅助驾驶反应都只要4毫秒,比人的极限速度快了25倍。最夸张的是,曹操出行的Robotaxi已经用上了自家卫星链,能不掉线地跑进各类复杂区域。这些科技活,并不是实验室的纸上谈兵,而是已经悄悄拐进我们每天通勤的热闹马路了。
吉利能有这样的成就,转折点其实就藏在“超越造车的想法”里。别小看64颗卫星,这可让吉利成了中国第一个真正在天上搞出成体系物联网的车企。用李书福的话说,就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再加一层自主掌控的信息网络,既能接地气,也能上天入地。你可能很难想象,在偏远无人区,汽车照样能卫星上网,甚至在低空出行、空中的大城市环线,吉利的AE200都开始落地。不仅是卖车数量变了,卖车的模式、提供出行体验的方法,也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车圈新老玩家这几年谁都喊技术升级,但像吉利这样“又上天又带AI”,还把智能变现变销量的,并不多见。有人说是技术创新,有人说这是中国制造找到了升级的路。其实对大多数普通车主来说,最后的结果特别直接——智能变好只是表象,真正的底气,是这家企业心里有数、敢在世界舞台上说话。这个进步,看似科技含量高,背后靠的还是行业不断进化和敢为人先的精神。
看到这些变化,回头有时候生活的车道上,技术真会带着我们悄悄加速。也许跨越就藏在一串不起眼的数据里,也许突破源自一句演讲台下的果断。对于故事里的所有人,未来肯定还在路上,但这条赛道上,敢创新的人,总能把普通的故事写成不一样的篇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