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两年半狂销940万辆,合资品牌压力山大

38万台?

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个数字,王传福又来了个1270万台,直接把合资品牌的心气儿轰成一锅糊粥。

合资车企营销群里估计一半人都在默默发呆,另一半在思考要不要学比亚迪搞个抖音直播带货。

你要是习惯了看油车的江湖,突然发现新能源车圈像开了倍速,转眼工厂的门口都快被提车的队伍挤爆了。

挺讽刺的,前几年谁还敢信中国品牌能玩出这种大场面?

现在比亚迪的数据直接像段子一样在网上疯传。

这1270万台,真不是随便糊个数字上去的。

细算下来,2023年302万,2024年427万,2025年上半年211万。

两年半,940万新能源,速度快得像白天黑夜掐着点换班。

比亚迪两年半狂销940万辆,合资品牌压力山大-有驾

你要说新势力谁能和比亚迪掰手腕?

一年30万,屈指可数。

剩下的,不是还在路上,就是已经在路边等拖车了。

广汽的15万、东风的13.5万、上汽的36.5万,合起来也没法跟比亚迪的单月销量叫板。

合资品牌的月报表,最近看着像是减肥日志,数字越来越小,心情越来越复杂。

比亚迪能杀出重围,靠的可不是嘴上功夫。

插混油耗2.9升,兆瓦闪充,刀片电池——这些词儿要是十年前说出来,肯定有一堆人觉得你在吹牛。

现在倒好,六七万的海鸥直接上智驾,什么哨兵模式、自动泊车、NOA统统安排,买车像买手机,配置堆满,价格还低。

友商还在高端市场自嗨,比亚迪早就让家门口的大爷大妈都能体验智能驾驶。

比亚迪两年半狂销940万辆,合资品牌压力山大-有驾

科技平权,听着有点抽象,其实就是让普通人也能玩一把“未来感”。

说到这,不得不佩服王传福的气场。

别的老板一发力就恨不得全网都知道,比亚迪反而收敛。

采访时一副“老子还没认真发力”的表情,跟特斯拉、华为、小米的高调形成鲜明对比。

网上互怼成风,比亚迪却安安静静上数据、堆技术。

员工都快破百万了,车圈里能做到这份儿上的,真不多见。

要是再对比下十年前国产品牌还在门口蹭WiFi,如今一跃成主角,油车老炮们估计连夜做梦都得换剧本。

说到底,新能源的风口,不是一天吹起来的。

政策推一把,市场卷一把,用户认知也变了一把。

油车那套“机械味道”,在新能源潮流里越来越像老照片,情怀有,票房却不再爆棚。

比亚迪两年半狂销940万辆,合资品牌压力山大-有驾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车子能不能自动泊车,能不能像手机一样远程控制。

合资品牌再有资源,反应慢半拍,结果就是年年看着市场份额缩水,网友调侃他们像是被时代的列车甩在月台上的行李箱。

你说比亚迪能一直这么风光吗?

新能源江湖没有永远的老大。

特斯拉、华为、小米都在后面憋着大招,随时准备抢戏。

技术、服务、品牌,哪个掉链子都可能被取代。

就像当年诺基亚、柯达倒下那样,没人会提前打招呼,风口一转,说不定主角就换了。

比亚迪现在的高光时刻,背后是无数工厂的夜班灯光、无数技术员调代码到凌晨的黑眼圈。

你要是觉得这全靠命好,劝你还是多看看生产线上的工人和工程师的手。

比亚迪两年半狂销940万辆,合资品牌压力山大-有驾

这两年新能源车圈的氛围很魔幻。

围观群众有的拍手叫好,有的边翻旧账边分析数据,生怕漏掉点内幕。

有人说国产品牌终于扬眉吐气了,有人摇头说只是风口上的猪。

网络上热闹,线下4S店更热闹。

排队提车,试驾等位,老头老太太都能聊出点新能源政策背后的门道。

你问销量怎么来的?

说白了,还是市场投了票,用户说了算。

技术是冷冰冰的,背后却全是人。

一帮工程师守着实验线搞到天亮,市场部熬夜研究竞品,销售顾问从早到晚嘴角没停过。

比亚迪的崛起,真不是靠“天赋异禀”,更多是一群人死磕出来的。

现在你在街头、商场、单位停车场,新能源车越来越多。

比亚迪两年半狂销940万辆,合资品牌压力山大-有驾

有人看见了未来,有人觉得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谁对谁错?

反正没人愿意错过下一个风口。

有时候我会琢磨,合资车企那些高层,是不是也在家里偷着琢磨怎么追上比亚迪。

成年人没有容易的选择,市场不相信眼泪。

网友在弹幕里玩梗:“下次销量新闻是不是直接变成裁员新闻?”

听着扎心,其实也真实。

新能源车圈的故事,刚开始。

谁下一步能踢进“绝杀球”?

谁会掉队被边线裁判无情挥旗?

这事儿说不准。

要我说,比亚迪现在的路子,是把汽车从神坛拉回到了生活。

高配置,低门槛,智能体验成了标配,合资品牌的“光环”越来越淡。

未来谁主沉浮,真说不定。

评论区留给你,想喷的想夸的,随便发,咱们接着聊。

下回再有新花样,记得提前抢个前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