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十高铁铺轨启动,穿越秦岭难度大,百姓出行更方便

9月刚过没几天,西安到十堰的高铁全线铺轨终于启动了,这一动作算是国内基建大新闻。你说盖个高铁现在都不稀奇了,但这条线特别在哪?为啥要大张旗鼓,大家都这么关注?说到底,这件事背后三层意思,一层是神州大地上的速度升级,一层是秦岭那边的天堑变通途,还有最后一层,是咱老百姓真真切切能享受到的生活改变。

首先,这条西十高铁,可不是随随便便铺的一条铁轨。255公里多的线,不光横跨陕西,还往湖北扎下脚尖。设计时速350公里,这可是真正的高铁速度。比起咱有些老线路,跑得那叫一个快。以前,说要从西安到十堰,是不是得坐上一上午的绿皮或者动车?哪怕现在高铁网络纵横,也得折腾个三四个小时。以后,直接1个小时搞定。你想啊,早上在西安吃碗羊肉泡,下一顿午饭能在十堰那边下馆子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进城像串门”,这就要实现了。

再说地形地貌,这西十高铁难度大在哪?穿秦岭!咱都知道,秦岭是什么概念。不光是分界线,也是大自然给的逼人难关。工程师最怕的,不就是遇见山高路险,加上地质复杂、塌方、突水、软岩,这全是大麻烦。这条线桥隧比95%,很简单的说,几乎每一里路上,不是在桥顶上飘着,就是在隧道里穿梭。想象一下,全长两百多公里,得有接近两百五十公里都在桥隧里,那这现场得多难干?咱也不是没见过世面,放眼世界,能这么高难度搞得这么漂亮的,还真不多见。

关键这还不是陕西自己玩,湖北那边也接盘了。西安东、蓝田、商洛西、山阳、漫川关、郧西、十堰东,一共七个站。每一个站其实都连着几百万人的日子。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地方不是大城市,修那么好的高铁干嘛?其实你稍微懂点基建就知道,交通不通,人才吸不来,货走不出去。通了,咱别说招商引资,老百姓出门办事、打工探亲、旅游挣钱,全都跟着方便起来。

施工这里头门道也多。这次用了500米长的钢轨,一对一对往无砟轨道板上稳稳当当地铺。为什么说稳?铺轨要是有瑕疵,350公里的高速下,安全第一,这马虎不得!技术员、工人不光在现场指挥,还用智能调度、远程监测这些本事盯着,随时看钢轨运输有没有啥状况,出点小岔子马上修,对着干也得干漂亮了。

工程进度怎么样?隧道已经全打通,桥、路基都修完了,无砟轨道完成了四分之三。剩下就是赶工,等这段时间一冲锋,马上就能连成一气。站房也好几个在同步建,等轨铺好,站一开门,检修、验收团队跟着上,严格把关,保证你以后坐这条线,安心省心。

可能有人会说,修得再高级,都是为了当地发展,和北上广深还是没啥关系吧?可你要知道,高铁是全国一张大网。这条线建好,不仅仅是西安和十堰的通勤变了,连西安和武汉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将来坐高铁,这两个大城之间只用2.5小时。有多方便?以前企业落户、商贸往来、物流发货、旅游都省下好时光。原先5小时,做生意还得琢磨是不是要住一晚;以后直接“中午会个面,晚上回自家”。曾经的山阻水隔,真就成了过去式。

再深入一点讲,你会发现,这高铁修下去,最划算的其实是经济圈子和“三农”。这么说吧,那一带本来就是中西部的交汇地,关中平原经济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一头一尾,中间要想联系紧密,这筋脉拉通了,产业链才能串成珠。人才、资金、项目才有可能源源不断流进来。更不要说对于秦巴山区这样曾经交通不便、发展慢的地方,这真的就是“天堑变通途”,就是山里娃出山、物资进山的新通道。往小了说,老百姓上学、看病、就业,门槛一次次降低,机会一下多出来无数。

还别以为高铁只是撒钱的买卖,你知道得有多少企业、工厂、技术团队参与?铁路设备、信息技术、建材化工、餐饮物流,一条高铁带动一大圈产业。工人兄弟们的收入、相关企业的利润,当地的消费和税收,这一环扣一环。对,国家投了不少钱进去,可这钱其实又回流到社会经济里头了。而且更有意义的是,这种“雪中送炭”的交通投入,比什么都带动人心士气。这不是分蛋糕,是做大蛋糕。啥叫底气?这就叫交通自信。

有人想问,以后能不能成西北、中南的交通大动脉?其实说白了,高铁这东西有了第一条,后面有钱、有需要,发展起来会更快。这回西十高铁把基准线拉出来,用最现代的工艺做样板,下一步不管是辅线扩能,还是区域加密,提高整个网络效率都方便了。

西十高铁铺轨启动,穿越秦岭难度大,百姓出行更方便-有驾
西十高铁铺轨启动,穿越秦岭难度大,百姓出行更方便-有驾
西十高铁铺轨启动,穿越秦岭难度大,百姓出行更方便-有驾
西十高铁铺轨启动,穿越秦岭难度大,百姓出行更方便-有驾
西十高铁铺轨启动,穿越秦岭难度大,百姓出行更方便-有驾

说到这里,还有个细节,不得不提。这次对铺轨精度和建成速度要求很高,施工方不断优化计划,适时调整节奏,碰到难点技术团队“随工检查”“专业验收”两手抓。提前介入、全链路把关,从出厂到轨板落地,可以说安全质量是层层加码。将来一旦开通运营,这些细致功夫到了老百姓真正出行时才能看出来。坐这配速350的高速,你不用为颠簸担心,到站准点,用脚投票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坐,才能给这投资划得来。

最后再讲点感受。有人觉得中国基建牛,觉得咱国家效率快,做啥大项目都敢冲,要问凭啥敢这样?归根到底,还是老话一句,人多、心齐、政府有担当,老百姓信得过、企业有动力、工程师能吃苦,再复杂的环境再高的难度,也就都不叫事儿。这西十高铁,既是中国速度的缩影,也是全国统一大市场背后的保障。

从此以后,秦岭山不再是阻隔工具,而是连接纽带。高铁飞驰之下,未来的每一个春运、每一个农民工返乡、每一次商人出差、每一场旅游打卡,都离不开这些高速钢铁号的默默奉献。咱等着,这条高铁将来必然会有一大波故事,等着旅客们去见证!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