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废弃车”数量激增!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发遭宰

前言

新能源车还能烂尾不?趁着现在新能源汽车正火得不行,这样的话可真让人吃惊。

不过正因行业繁荣,新能源这个赛道上也开始出现了激烈的内卷局面。

在这样的整体趋势下,大家都知道的威马、哪吒那些企业一个个都撤出来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厂房在那里。

这就是新能源市场里的厮杀,没有实力强一点,结果就只能被别人踩在脚底下。

其实最可怜的,谈不上那些汽车厂商,更像是那些“走运”刚好买到绝版车的车主们。

新能源“废弃车”数量激增!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发遭宰-有驾

车还在,保障没了

咱们国家的新能源优势已经领跑全球,这算得上是一大机会,但同时也面临许多难以跨越的难题。

今年6月份,哪吒正式启动了破产审查手续,以前在网上火爆一时的哪吒新能源汽车,从此也宣告停产啦。

最郁闷的还是那些忠实的哪吒粉丝们,他们刚刚兴奋地提了新车,却转眼变成了绝版。

车还没到磨合期呢,质保、车损、配件啥的售后全都不管用了,真是尴尬。

这种无奈感,不只是指哪吒车主,说白了,也成了那些倒闭汽车厂商车主的共同写照。

新能源“废弃车”数量激增!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发遭宰-有驾

比起还没提车的人,更让人揪心的,倒是那些幸运提了车,却变成市场上的“孤儿”。

原本那些吸引人眼球的“终身质保”“终身流量”承诺,如今都变成了笑谈。

车主们也总结出一些防坑攻略,比如某个品牌宣传的终身质保,其实暗地里设定了年里程不超过3万公里,根本就只是个营销噱头罢了。

要是承诺的免费5G流量一旦断了,不光车机直接卡死,还想远程开门都成幻想,车主们只得自己掏钱买流量来维持运行。

新能源“废弃车”数量激增!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发遭宰-有驾

更让人头疼的是维修难题,新能源车的智能配件本来就比较脆弱,毫米波雷达和中控屏啥的只要碰一下,可能就得换一整套。

要是车企倒闭,4S店也会跟着关门,那原厂的配件就变得特别难找了。

有车主自己拆开电池检查故障,光是检测费就得一千块钱,不修不行啊。

更气人的是那些交了定金的准车主,他们前一天还在关注经销商的促销活动,到了第二天,却发现人都不见了,店面空空如也。

这种“花得起修不起,等得快拿不到”的尴尬,实在就是企业把经营风险都推给了消费者。

新能源“废弃车”数量激增!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发遭宰-有驾

压垮的中间链

车主的苦难背后,实在是经销商体系彻底崩盘的表现。

这两年超过一万家4S店退出网络,绝对不是巧合。

上游车企为了冲销量、拿新能源积分,频频增加给经销商的批售指标,逼得他们得“高价进车、低价卖车”。

去年啊,整行业超过四成的经销商都赔钱,有一些头部连锁甚至干脆卷钱跑人了。

这“压库存——亏损——跑路”的恶性循环,根源在车企的短视眼——只把经销商当冲量的工具,却没顾及他们的基本生存底线。

新能源“废弃车”数量激增!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发遭宰-有驾

更让人觉得悲哀的是渠道模式里的矛盾,新兴力量搞直营,表面上看起来价格透明,实际上让经销商从原本的“销售者”变成了“服务者”,赚的钱全靠厂家的返佣,真是一场“看似公平实则不平”的游戏。

老牌车企搞起直营模式,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减轻负担,转型这事儿看起来挺热闹,但效果嘛,还差点意思。

当车企自己都挺难的时候,首先被砍掉的,往往就是售后那块的预算。

据爱驰内部人士爆料,企业一停工,售后基金根本没有留,全部靠员工靠良心自己收拾残局。

经销商和车主,变成了行业盲目扩张的双重受害者。

新能源“废弃车”数量激增!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发遭宰-有驾

高歌猛进下:别丢了“售后”这块基石

新能源车已成了中国的名片,可“量的热闹”掩不住“质的不足”。

要这么说,像广汽三菱、铃木这类退出市场的品牌,都有合资伙伴来保证售后服务,算是有后盾的。

合创倒闭之后,广汽埃安就直接接手,负责接下来的十年保修服务。

这其实说明不是没能力,而是看你愿不愿意去做。

新兴品牌总是在比拼续航时间和智能配置,可实际上汽车是要跑十年八载的“大件”,而售后服务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新能源“废弃车”数量激增!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发遭宰-有驾

要想打破当前的难题,整个行业得清醒一点,车企得摆脱那种“重销售轻服务”的老思想,建立起售后保障基金,学学上汽大众,把佣金和服务质量绑在一起,这样才能走出困局。

各大车企之间的维修垄断地打破,把技术资料都往外端,推动公开,让那些第三方修理厂也能搞定售后服务,免得卡住用户的后顾之忧。

毕竟,买车不仅仅是买辆车,更是买个长期的保障。要是哪天车主不用再担心车企倒闭的问题,咱们的新能源车才能算真真正正地成熟起来。

新能源“废弃车”数量激增!百万车主受骗,维修难题频发遭宰-有驾

结语

新能源车“烂尾”潮的背后,暴露出车主权益被忽视的问题,也反映了行业盲目扩张带来的后果。

从“终身承诺”变成空话,再到经销商不得不黯然离场,全部源于那种只追求“卖得多”却忽略“服务好”的短视心思。

中国新能源车要担得起“世界名片”的重任,不光得拼技术和规模,还得稳住售后服务这条底线。

只有车企把保障做好,政策也跟上完善,才能让用户不再担心“车企倒闭”这事儿,只有这么一来,这条路才能真正走得稳健、成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