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会说,不就是个摩托车发布会吗?至于这么大阵仗?但这次不一样,春风直接把目标对准了本田 —— 那个在踏板车市场坐了好多年头把交椅的品牌。
这底气从哪儿来?看看数据就知道。2024 年,春风在国内 200cc 以上中大排量市场拿了销量冠军;2025 年上半年,市占率更是达到 26%,比第二名高出 40%。不光在国内,2024 年他们还拿了 MOTO3 的车手、车队、制造商三料冠军。这样的成绩,确实有叫板的资本。
这次春风一口气推出了三款 150cc 踏板车:复古风格的 150AURA、弯踏 150SC 和平踏 150SCF。光看这阵容,就知道他们是来真的。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他们自研的 150 踏板平台。别的不说,就那个平衡轴设计,在同级别里可是独一份。骑过踏板车的人都知道,震动是个大问题,尤其是长时间骑行,震得手脚发麻。春风这个设计把震动值降到了 0.32mm/s,想想看,这是什么概念?大概就是你放在车把上的硬币,骑起来都不会掉。
再看供应链,博世电喷、FCC 离合器、盖茨皮带…… 全是响当当的牌子。而且他们的测试标准也够狠,3000 小时满负荷运转,加上 20 万次启停测试,这相当于普通用户骑 10 年的强度了。
性能方面,149cc 的水冷四气门发动机,能输出 11.8kW 的功率和 14.3N・m 的扭矩。0 到 80 公里加速只要 8 秒,而且中低速的扭矩占了 80%,在市区穿行别提多灵活了。
拿复古款 150AURA 来说,定价就很有冲击力。基础版 11980 元,高配版 13580 元,对比本田 NS150LA 的 14980 元起,一下子就拉开了差距。
设计上也花了心思,极简的复古风,配上汽车级的双固化烤漆,耐磨性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10%。最让人惊喜的是座桶空间,居然能放下一个 XL 全盔和一个半盔,这在复古踏板里可是很少见的。
智能配置也没落下,四种无感启动方式,手机蓝牙、NFC、APP、密码都行。6.2 英寸的 TFT 投屏仪表,还带前后双摄行车记录仪,这配置在同级别里几乎找不到对手。
光有好产品还不够,得有足够的产能和渠道支撑。春风在杭州、株洲、重庆还有墨西哥都有生产基地,一年能造 90 万台燃油车。国内的门店也在从 600 家往 1000 家扩,以后就算在小城市,想买想修也方便。
服务方面,5 年不限里程的质保,还有定金随时能退的政策,这可是把行业标准提高了一大截。
春风这次的策略很明确,就是以 “运动、平顺、安静” 为核心,切入那些被豪爵、本田、铃木垄断的市场。他们很懂用户心思,770mm 的低座高,132kg 的轻量化设计,就算是 160cm 的身高也能轻松驾驭。8 升的油箱能跑 300 公里,通勤和周末小出游都够用。
这波操作对行业的影响可不小。那个平衡轴技术,直接把 150cc 踏板带入了 “精密化” 时代。要知道,以前就算是 250cc 的踏板,也很少有这配置。这一下,其他品牌不升级都不行了。
配置上,TCS、加热手把、胎压监测这些,16 项功能全给配满了,价格还比合资品牌低 20%30%。这让那些预算敏感的用户有了新选择,不过那些认准老品牌的人,可能还是会选本田。
短期来看,钱江鸿 150、大阳 VRS150 这些二三线复古踏板肯定会受到冲击。长期的话,说不定能逼着本田把技术下放,或者降价,打破现在 “高价低配” 的局面。
当然,春风也不是没挑战。全新的自研平台,还得经过用户长期使用的检验,特别是 CVT 的耐久性,这可是踏板车的关键。
本田的 NS150LA 也不是吃素的,它的 PGMFI 电喷系统和 107km/h 的极速,在技术信任度上还是有优势。很多老用户对这个还是很认的。
还有就是门店扩张的速度,一下子要从 600 家涨到 1000 家,服务能不能跟得上,这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让人想起现代汽车超越丰田的路,也是靠着技术升级和价格优势。春风现在走的,似乎就是类似的路。
不管怎么说,春风这一波操作,算是给沉寂了十年的踏板车市场投了块大石头。它让国产摩托车从以前的 “代工模仿”,开始向 “制定标准” 迈进。
最后想问一句:当配置和价格都占优势的时候,大家对老品牌的情怀,还能值多少钱?这可能不只是春风和本田之间的事,也是整个行业都要面对的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