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一到,全国高速收费马上变得不一样了。这天早上,我喝着咖啡看新闻,突然发现,新能源车跑高速出门能省一笔钱——这个福利不小,感觉像铺了条绿灯给我们这些车主了。
刚起身的时候,我还在想,一条真实的经验:我有个朋友,开着纯电的小车,每次高速都在挣扎,是不是收费得比燃油车更便宜?那天碰到他,他直接问我:你知道新政策了吗?新能源车走高速,不再和别的车一样收费了。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又笑:到时候跑高速,单次能省个十几块,算算一年下来,省大钱。这不就是明摆着,充电的同时还能省一笔油钱嘛。
这次调整,全国大概10%-20%的折扣,具体数字我估计(这段先按下不表),样本少,不能太较真。像我身边个别有的车主,估算每次跑高速能省10块左右,刹那之间,看似一笔小钱,可积少成多。比如:几次国内旅游,用个10次,差不多就是100块,感觉还算数。更别说,法定节假日还能高速免费,省的钱那是真不少。去年国庆,我跟朋友一起自驾去青岛,那次油钱和高速费一共小300块左右,今年再出发,还得考虑到这次没账单,其实如果能享受免费,那直接省一半,谁不喜欢?
你会不会发问:这么优惠,燃油车就没戏了?这也不是全部福利。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像一些中大型高速服务区,真的在升级充电基础设施,比如增设快充桩、划定专属车位,还有休息室的免费热水和手机充电,一想到这,心里就有点扎心,毕竟以前充电不方便,排队也是家常便饭。想到这,我还琢磨:充电桩多了,是否意味着未来长途出行真的无忧无虑?还是只是把这个麻烦推迟到下一波高峰吧。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有没有可能,未来的充电桩配置,会比我想象中更智能?能不能通过APP预约?但问题跳出来:会不会出现预约难,等得比充电还烦?(这还是我猜测,不太清楚。)
还有一些细节让我掩不住笑:服务区的新能源专属停车位现在不少,充电不跟燃油车抢车位,看似贴心,实际用惯了之后,会不会反倒觉得专属也会变成一种束缚?这些温馨措施,能不能让充电变得更便捷?平日里,充电桩的压力早就让我烦恼不已。
这个时间,可能很多人心里在盘算:我今年打算去哪?哪条高速线路最划算?真的能省的钱,够我去多玩几次?这也是我喜欢跟车主们聊的:平时多留意点,善用这点小福利,其实自己也能掌握一些主动权。我问过一位修理工,觉得现在充电桩多了,车维修的频率是不是也会减少?他摇摇头:也不一定,电动车的电池还是那事,保养也得跟着做。听多了这些话,我也开始怀疑:新能源车的真的是无限好吗?还是有些坑还没曝光?
这次新政让我觉得:我们这些普通人能感觉到一点点变化,也算是希望。但我心里还是有个疑问:以后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会不会因此变得更大?充电设施会不会变得鸡肋,无人值守也成常态?这个变化,是优惠带来的便利还是麻烦的刹那?说到这,我有点好奇:下一次,政策里会不会又藏着什么隐藏福利?或者,还是别太天真,未来的路,还得咱们自己走过才能知道。
临场感一定要提的:去年暑假我带孩子沿着高速走了一趟,一路上除了少见的快充桩,剩下的还是得硬着头皮排队。现在想想,升级之后,该不会像我猜测的那样,充电时间变短,排队也会变少?期待永远别太远,实际体验永远更扎心。
开到这里,我倒是忽然想:你们会不会像我一样,时不时惦记着那个不起眼的充电站角落里的细节?场景上的冰山,永远比表面上看得复杂。未来会怎么变?我也还在猜,或许连制造商自己都在摸索。
都说车是最后一公里的货币。我觉得,可能未来高速上的省钱秘籍,还得看人们怎么玩得巧妙。你会规划一场,趁着新政,早早出发吗?还是,简单点,随心所欲走一趟?这预算背后,到底藏着多少我还不知道的秘密?反正,下一次出行时,注意那个刚安装的快充桩,看它会不会暗示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