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五必查来袭,老百姓担忧,治理难题何解

我估摸着,这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的“5必查”一出来,不少人心里开始打鼓了。有人可能觉得新规一来,就像是头上多了把剑,一不小心脑袋就要挨一下。可问题是,咱老百姓到底是靠什么生活的?这么多电动车、三轮车,咱城市乡村见多了,是偷懒用的还是没办法?这背后有啥问题?管得住就真能管好吗?该上的心照不宣、不便明说的话题,这时候我就想聊聊。

先扪心自问,你身边骑电动车的多不多?我敢打赌,不用下楼去看,光在马路边站一会,来来回回穿梭的十有八九就是电动车或者摩托车,再加几辆形态各异的三轮车小货车,卖早点的、送快递的、捡废品的、拉菜的,大爷大妈、年轻小哥,啥样的人都有。为啥这么多?就是省钱、省力、方便。电动车是个怪事物,又能上人又能载货,还不太用担心堵车油价,大城市小县城都是必备品。

电动车五必查来袭,老百姓担忧,治理难题何解-有驾

可管理呢?我问你,有没有遇到过电动车乱骑,横冲直撞的现象?肯定有。在人行道里横着走的也有,逆行的不在少数,闯红灯更不用说,还不喜欢戴头盔。你说你看见不?说没见过的基本没人信。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乱”,地方管了好多年,越管越多,最后不得已才来“整治”。但整治到现在,还有人问:“为啥电动车老是整治,根本停不下来?”

电动车五必查来袭,老百姓担忧,治理难题何解-有驾

再来想想,这次“5必查”究竟包括些什么?查交规,查无牌无证,查改装,查非标,查不符年龄。你细品品,这五条哪个不是整治多年的老问题?哪个不是屡禁不止的顽疾?可新规一出,网络上一堆人又开始嚷嚷:“太严了吧,谁还敢骑车?”“这么查下去,不是断了我们的生计吗?”大家真是怕吗?其实怕的不是罚款扣车,怕的是被生活逼到没路走。

想想看,这些敢骑违规车的人,有几个是心脏大、没事找事玩的?大部分是不懂、不在意规矩或者是根本没条件去遵守。买个车几十块搞个顶棚,冬暖夏凉,两根铁皮装上。你要说这种改装危险,理论上没错,可他们是在保护自己。至于逆行、闯红灯,不少时候是在“抢时间”,谁不想早点干完活回家歇会?

其实,咱电动车的流行,可不是因为政策支持,也不是因为人人讲规矩,而是因为它成了社会运转的“润滑剂”。送外卖的、送快递的、拉货的,如果没有这些车,咱这一日三餐、淘宝快递、楼下水果摊,立马要崩一半。可政策并不考虑这一套,至于基层执行,真的是喊口号,基层的警察、协管员一天拦了一拨又一拨,干得焦头烂额,骑车的躲着猫着,怎么看都像一场老鼠与猫的游戏。

电动车五必查来袭,老百姓担忧,治理难题何解-有驾
电动车五必查来袭,老百姓担忧,治理难题何解-有驾

问题的根由,真的只是这些人不守规矩吗?一刀切地禁止非标车辆、未备案的一律不准上路,看起来很规整,实际就能推进社会进步?你把每一辆违规车辆都按住,把每一双无证的手都抓出来,这城市的运转还能顺畅吗?说句心里话,真没了这些三轮、两轮拉货、送行的,这城市马上要歇一半气,很多人根本活不下去,尤其小县城和农村,那点基础设施远不如大城市发达。

咱们政府喜欢通过运动式、突击型大整治,整治一阵能压住风头,然后又回到老路,每次都是死死抓住表面的“违规”,可难的是,根本的土壤谁来动?你说老百姓为啥不去考证、不挂牌、不买国标车?很简单:贵、麻烦、不方便。不少地方电动车挂牌手续,说起来就是为了规范,可你真去办,排长龙,手续一堆,动不动还遇上各种部门“踢皮球”。老百姓想省钱、想节省时间,图个方便,你没让他觉得方便,他还会自觉守规矩?

电动车五必查来袭,老百姓担忧,治理难题何解-有驾

最吊诡的是改装。私自加装顶篷,装电池、加马力,为啥这么多?因为国标车太弱、跑不动、拉不了货。你真让快递小哥送一天,胳膊腿都快断;大妈拉废品,没个马力大点的根本不顶用。再说所谓“非法改装”,你说危险,人家说下大雨没遮没拦就成落汤鸡,哪有功夫管安全?政策思路和老百姓生计对着干,老百姓总得先活下去,乱改装就是无奈中的选择。

电动车五必查来袭,老百姓担忧,治理难题何解-有驾
电动车五必查来袭,老百姓担忧,治理难题何解-有驾

至于“无证驾驶”,你叫一个每天送外卖的小哥哥拿什么时间去考驾照?收入低、时间紧,真去上一套驾校,学完考完,外卖都没了。更别提农村、老年人,能识几个字都不容易,还搞上一堆考试流程,谁办得了?你真整死板了,真把这些人逼到墙角,市面没外卖没快递,大部分人得自己苦了。

关于未达到年龄就开车,表面上看确实不对,未成年人确实要管,可实际生活里为啥这么多小年轻、甚至初中生在骑车?有家里的无奈,有生活压力,也有教育不到位。你说堵,堵得了一时,堵不住根本的原因。家长也知道不该让孩子骑车,可那送娃上学、帮家里干活的现实问题,你不给出路,只会让风险偷偷潜进生活里。

有人说,整治了这么多年,怎么还是治不好?我看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头头是道就是不见“下猛药”。每年临近节假日、开学季、交通节点都搞查处,说是要安全,实际上是任务压力。最后搞出一堆“集中整治月”“百日行动”,老百姓都变得习惯了——整治期间你绕道走一走,过一段风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甚至有些人已经摸透了这个“时间表”。这样的“治标”整治,效果就是三秒热度。

电动车五必查来袭,老百姓担忧,治理难题何解-有驾

你说该怪谁?怪政府、交管部门死板吗?也不能全怪。毕竟有人确实不讲规矩、造成事故,死伤不少;你说不查,真有个大的交通事故,舆论就要喷得他们体无完肤。但要真说“如何让大家守规矩”,我真觉得不是靠罚就能解决。你罚得再严,你逼得越狠,只会逼老百姓学会“钻空子”。

解决方法在哪?首先让老百姓守规矩得有“动力”,让交通法规变成真正的“约束”,而不是“障碍”。比如挂电动车号牌,你能不能做到“说挂就挂”,一张身份证搞定?就像高铁买票一样,方便到家,谁还会嫌麻烦?你就别折腾那些无谓的证明和材料,把流程卡死了只会逼人走偏门。

电动车五必查来袭,老百姓担忧,治理难题何解-有驾

再说驾驶证,要求可以适当有,但真没必要高高在上。考试内容可以减少形式主义,注重实际操作就行,别搞个大几千块学费,弄得比买车还贵。农民老大爷六十岁了,还想靠三轮车赚点零花钱,你非逼他去考证,现实吗?

电动车五必查来袭,老百姓担忧,治理难题何解-有驾

对于“非法改装”,能不能真的去了解一下老百姓的需求?如果是为了遮风挡雨遮点儿太阳,为什么不让厂家设计合规的配件?而不是一刀切吧顶篷全查掉,把人冻得瑟瑟发抖?人性化管理,不就是人比政策重要一点吗?

最后,老百姓图什么?图活命、图温饱、图方便。政策再严,也要记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而是真要从细节上体现关怀。如果只会查、只会罚,不想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违规,那只是困住自己,也困住整个社会的活力。其实治理电动车、三轮车、摩托车,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换个角度,把“管死”变成“疏导、规范”,把“罚款”变成“便利”,让大家觉得守规矩是一种顺畅生活的自然选择,不是非得逼到没路可走。

电动车五必查来袭,老百姓担忧,治理难题何解-有驾

所以,现在10月新规落地,老百姓紧张、担心是正常的。你真想让规矩变成自觉,先别急着动刀动枪,先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便利——这样,所谓“五必查”,用不了几年就从重锤变成日常管理的“小温柔”。不然呢?风过又归零,过几年又来轮回。到底咱是想管住人,还是想服务人?这道题,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深思一下。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