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现在的MPV市场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爸爸的车”了,就像原先作风硬朗的GL8突然间被一群“新潮少年”包围住,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领域的玩法。最近朋友圈被比亚迪的M9和“夏”轮番刷屏,我忍不住想探探究竟,这次比亚迪到底是来搅局,还是要重新定义“家用MPV”呢?
先从颜值聊起吧。你见过M9吗?第一次老实说,还真有点不习惯。大面积点阵式格栅外加熏黑大灯组,车头甚至带点高铁的锐气。这可不是传统MPV的那种稳重感,更像是一个穿上正装但头发还有点凌乱的少年。再加方向盘上的“夏”直接被改成BYD,这变脸的操作有人吐槽像是“打补丁”,也有不少人说这是出口策略。甭管怎么这车停在楼下确实比GL8拉风,隔壁大哥还停下车问我,“这个是纯电的吗?造得挺有样啊!”
再来说说空间吧,这才是我愿意二次打量一辆MPV的关键点。M9的轴距3045mm,车长5米1,不算小吧。外观看着青春,但一拉车门,里面的布局又回到了它该有的家用模式。第二排的独立座椅那叫一个“老板范”,按摩、加热、通风全安排上了,甚至还能放下冰箱里凉透的两瓶可乐,堵在三环的时候,打开天窗,看着天空喝个饮料,突然有那么点儿享受堵车的意思。第三排的位置也总算对得起“家用”俩字了,坐着一点也不压腿,简直是把传统那种“罚站区”直接抹了去。唯一让我稍微有点不爽的是扶手储物槽,设计稍微有点浅,手机往里一放开个急刹车就容易弹飞。
这车更大的亮点是动力系统。这次比亚迪用的是第五代DM插混系统,别小看那1.5T发动机和前置单电机的搭配,跑市区特别给力,纯电续航直接能拉到218公里。早高峰堵车的时候,你完全不用担心油费;就算电池出了点差错,亏电后能跑到5.3L油耗也是个“经济选手”。但你要真上高速,它就没那么“暴躁”了,缺少P4电机和多挡DHT的支持,提速不够虎。不过开MPV还真有谁会去做直线加速甚至赛道拉力?省心、省钱、省油才是正事。
再说说底盘,云辇-C这个系统,车圈里最近讨论很火。讲真,这玩意儿有点惊喜。它能通过摄像头预判路面情况,自动调节悬架刚性,过减速带都不会把屁股颠生疼。拿北京二环举个例子吧,那路况是老少皆知的“坑坑洼洼”,开着M9从减速带轻松滑过去,前头赛那还在颠簸时,你已经一骑绝尘了。这种黑科技,说实话,确实比很多合资MPV的“传统弹簧调教”要更先进——感觉比亚迪真是明白中国路况的尴尬。
没有完美的车。比如A柱,这回实在厚了点儿,掉头时稍微得小心多瞄一眼;还有车身尺寸,别看七座空间这么优秀,但它确实不太适合那些老式机械车位,尤其是北京小区的“奇妙停车空间”,真得提前规划好,不然回到家门口会给你一肚子气。
聊到这儿,,这辆车到底为谁而生?其实整个MPV市场的定位变化一直很抓人心,现在它开始更偏向家庭用车。不再只为了开会、接送客户这种商务出行,逐渐让“带父母、拢孩子、小出游”变成常态。至于M9和“夏”,一个偏向功能浪漫、配置齐全,一个讲求实用,续航更优。我觉得都不错,关键得看你自己家的需求。家里人多、预算有限,选它俩准没跑。非要做老板出行,腾势、GL8这种高端大拿或许更合适。
咱再聊聊这个现象,朋友圈的人都在热议,到底是该选“夏”还是“M9”?有朋友在评论区说,和赛那比是一种进步,和GL8相较还有点差距。到底谁能抢下市场?这事儿说不好,但有点可以确定,这波“便宜大碗”真有点意思——它告诉我们,选择不一定只能在豪华和廉价之间徘徊,也能找到一种全新的平衡。你呢?你家七座车真是猫在沙发上霸占,还是丈母娘抢着坐副驾?不妨聊聊,把家里的故事和车里的温度都说出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