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活下去,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照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

欧盟在2035年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但电动车需要的电池,却只有中国可以提供。

在纯电车领域已经无法打败中国车企的欧洲车企,开始探索混动技术路线。

为了能活下去,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照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有驾

当奔驰 CEO 康林松对着《金融时报》记者反问 "中国的模式成功了,我们为什么不讨论欧洲版本的可能性" 时,整个汽车界都听到了欧洲汽车巨头的焦虑呐喊。

这位德国汽车工业的领军人物直言不讳:中国在 "脱碳" 出行上已经是全球最先进的国家,而欧洲如果继续死磕 2035 年全面禁燃令,可能会葬送自己最大的产业。

为了能活下去,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照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有驾

一、欧洲车企的生存危机

今年上半年,奔驰的电动车销量仅占全球总销量的 8%,这个数字远低于宝马的 18%、雷诺的 16% 和大众的 11%。

更让欧洲车企心惊的是,中国品牌正在快速占领欧洲市场 ——7 月中国电动车已占欧洲电动车销量的 9.9%,而比亚迪在今年 4 月更是以 11123 辆的月销成绩,远超特斯拉的 6253 辆,在德国、英国、法国等核心市场全面领跑。

为了能活下去,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照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有驾
图片

欧盟看似强硬的 2035 年禁燃令,背后其实是汽车产业的分裂。

沃尔沃(背后大股东是中国车企吉利)等专注电动车的厂商支持禁令,而奔驰等巨头则认为这是 "僵硬" 的自杀式政策。

他们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康林松警告说,禁令生效前消费者可能会集中抢购燃油车然后长期持有,导致禁令实施第一年汽车市场规模 "骤减",大量中小企业将难以承受冲击。

为了能活下去,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照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有驾
图片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 视频截图

更现实的压力来自利润。

造电动车需要巨额投资,但利润率却比燃油车低得多。

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最高 35.3% 关税的情况下,欧洲车企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有趣的是,加征关税并没有挡住中国车企 —— 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品牌将在慕尼黑车展上携最新车型集体亮相,继续扩大攻势。

为了能活下去,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照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有驾

二、中国模式的三大密码

欧洲车企眼馋的中国经验,绝不仅仅是 "不禁止燃油车" 那么简单。

康林松特别强调:"中国做得好的地方在于不限制技术",这种技术开放的思路让中国汽车产业走出了多元化的减排路径。

中国政策的第一大优势是包容性

不像欧盟把宝全押在纯电动车上,中国同时鼓励电动车、混合动力及其他减排技术。

数据显示,今年 1-7 月欧洲市场混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占比高达 43%,这正是中国车企擅长的领域,也是欧洲车企希望发力的方向。

为了能活下去,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照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有驾

第二大优势是政策灵活性

中国设定了 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大目标,但没有搞 "一刀切" 的禁令,而是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反应动态调整。

这种 "摸着石头过河" 的智慧,与欧盟 "建桥过河" 的刚性形成鲜明对比。

为了能活下去,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照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有驾

三、政策与市场的博弈

欧盟最近其实已经悄悄松口 —— 放宽了 2025 年的减排目标,允许企业在三年内分摊达标任务,这一下就帮车企规避了约 160 亿欧元的罚款。

但对于最关键的 2035 年禁燃令,欧盟官员仍然不愿让步,理由是今年欧洲电动车销量显著上升。

这个理由有点站不住脚。

欧洲行业机构 T&E 的研究显示,今年上半年欧洲全电动汽车销量占比仅为 11%,低于预期的 13%。

更尴尬的是,欧洲车企没能扩大生产规模,反而让中国车企趁机占领市场 —— 有预测说中国电动车 2025 年可能占据欧洲 18% 的市场份额。

为了能活下去,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照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有驾

欧盟的保护主义政策也适得其反。

康林松早就警告 "不要加速保护主义,我们会损失惨重",因为在原材料、先进芯片等领域,中国已经是全球汽车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征关税不仅没能挡住中国车企,反而可能让欧洲消费者付出更高成本,延缓整个欧洲的绿色转型。

为了能活下去,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照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有驾

四、全球碳中和的中国启示

中国在节能减排上的成果正在获得国际认可。英国 "碳简报" 网站报告显示,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碳排放量同比下降约 1.6%,在截至 5 月的 12 个月力下降了约 1%。

BBC 感慨道:"中国可能已到达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里程碑"。

这种改变源于中国 "目标明确但路径灵活" 的政策智慧。

我们既设定了碳排放强度下降 65% 以上的硬指标,又不限制具体技术路线;既支持纯电动车发展,又不放弃混合动力等过渡技术;既培育本土产业链,又鼓励企业出海竞争。

为了能活下去,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照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有驾

当欧洲车企集体呼吁学习中国经验时,这不仅是对一种产业政策的认可,更是对一种发展智慧的认同。

在全球碳中和的赛道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中国用实践证明:开放包容的技术路线、全产业链的生态支撑、动态调整的政策弹性,才是推动绿色转型的正确姿势。

为了能活下去,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照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有驾

对于欧洲来说,照搬中国政策或许不是最终答案,但放下傲慢、正视差距,从中国经验中汲取养分,却是让欧洲汽车产业活下去的唯一选择。

毕竟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没有人能靠 "禁止" 对手而赢得未来,只有靠创新和开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