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这礼拜刚提了辆特斯拉,正美滋滋地开着新车在悉尼街头晃悠。
他特意选了辆红色款,图的就是够骚包够显眼。
这伙计掰着手指头算了笔账:不用加油省下的钱,差不多够他每周多下两次馆子。
结果好日子没过两天,手机里突然弹出一条新闻,看得他差点把咖啡喷在方向盘上——政府打算对电动车收"养路费",以后得按公里数交钱。
"这不是明抢吗?"老张气得直拍大腿。他特意跑去加油站问了问油价,发现每升汽油里光税费就占了五毛多。"我们这帮开电车的又不用加油,凭啥要交养路费?"老张越想越来气,直接掏出手机在车主群里发了条语音:"哥几个听说了没?政府这是看咱们省油钱眼红啊!"
这事儿说来话长。早年间澳洲政府靠收燃油税可是发了大财,去年光这笔钱就收了157个亿。可如今马路上的电动车越来越多,政府的钱袋子眼看着就要瘪下去。财长办公室那帮人急得直挠头,开了一轮又一轮的会,最后憋出个主意:电车也得交钱,不然修路的钱从哪儿来?
新州政府动作最快,方案都拟好了——从2027年开始,开电车每年得多交三四百块。政府那边算盘打得精,说到时候能多收7000多万税款。有个在财政局上班的小哥在酒桌上偷偷吐槽:"这点钱够干啥的?修两条高速路都不够塞牙缝的。"维州那边更逗,去年搞了个电动车附加费,结果被两个较真的车主告到高等法院,直接给判成违宪了。
这事儿在车主圈里炸开了锅。开汽油车的王师傅倒是挺乐呵:"早该这么干了!我们天天交燃油税,他们开电车的白得实惠?"开混动车的李姐把账算得门儿清:"我这车烧油的时候交税,充电的时候又得交税,合着两头挨宰?"最冤的要数刚花大价钱买了电动皮卡的刘老板:"我这车是重点儿,可拉货的柴油卡车比我重多了,咋不见给他们加税?"
要说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美国有些州早就开始按里程收费了,挪威那边倒是反过来,买电动车不光免税还给发奖金。有个在汽车厂干过的老哥一语道破天机:"说白了就是看咱们好欺负呗,电动车车主现在还是少数群体,收税阻力小。"他喝了口啤酒接着说:"等哪天满大街跑的八成都是电车,你看他们还敢不敢收这个钱。"
老张这帮车主也不是好惹的。有人在论坛上发起联名抗议,还有人准备找律师研究怎么维权。不过也有人打起了小算盘——要不干脆买辆烧油的老爷车?反正现在二手车便宜。这话传到车商耳朵里可把他们乐坏了:"欢迎欢迎,咱们库存的老款皮卡正愁卖不动呢!"
要说最尴尬的还是那些刚买了电车的上班族。小陈掰着指头算来算去:"省下的油钱刚好够交这个新税费,合着我忙活半天是给政府打工呢?"他们公司的财务大姐出了个馊主意:"要不你把车挂公司名下?说不定能抵税。"结果被老板听见了,差点没把她开除。
环保组织那边也是左右为难。按说是应该支持电动车,可这个税费政策明摆着是在打击老百姓的积极性。有个教授在电视上说得挺委婉:"平衡财政和环保确实需要智慧..."话没说完就被主持人打断了:"您直接说政府缺钱就得了呗!"
这会儿老张正坐在自家车库门口发愁。新买的车擦得锃亮,仪表盘上显示已经跑了1500公里。他媳妇在屋里嚷嚷:"赶紧把车开进来,天气预报说今晚有冰雹!"老张摸了摸下巴,突然灵光一闪:"要不我买个车衣给它罩上,以后改骑自行车上班?"
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一定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