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2025年全球汽车产业的首场A级展会——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幕。面对逐渐告别价格战的行业趋势,这场汇聚千家品牌、聚焦核心价值回归的展会,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与品牌重塑的分水岭。
过去几年,中国汽车市场深陷价格内卷的泥潭,全行业几乎都被「降价竞争」推向了悬崖边。然而,当监管层频繁倡导「反内卷」后,市场的注意力开始回归到更为本质的议题上——除了价格之外,汽车产品真正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安全、可靠、稳定与智能,再次成为产业焦点。
在这一关键时间窗口上,一汽奥迪选择用行动给出答案。本届上海车展,一汽奥迪携五款重磅车型亮相,率先打响了豪华品牌的反击战。坚守「油电共进」战略,开启「油电同智」时代,这不仅是豪华品牌在技术层面的自我救赎,更是一场关于豪华「本质」的深刻探讨与破题,也重新诠释了豪华品牌的生存哲学。
油电共进、油电同智,坚定以多元化应对不确定
过去十年间,「颠覆」成为汽车产业最高频的词汇。新势力们尝试用互联网思维解构传统造车逻辑,将续航里程、算力参数、屏幕数量异化为衡量豪华的标尺。但「颠覆」,不应成为否定经验的理由。
就像真正的豪华需要时间沉淀,但时间不会成为拒绝进化的借口。在2025年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里,一汽奥迪携基于PPE豪华纯电平台与PPC豪华燃油平台打造的一汽奥迪A5L、全新奥迪Q5L、奥迪A6L e-tron、奥迪Q6L e-tron/Q6L Sportback e-tron五款重磅车型来袭。
作为一家拥有116年造车经验的传奇品牌,奥迪始终保持了全面而深厚的技术积淀,时刻为技术革新做好准备。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一汽奥迪以多元化应对不确定,坚定「燃油+电动」双线领跑,油电两手抓,不放弃任一市场,不抛弃任一用户群体。
近年来,随着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大关,纯电动车对于原有燃油市场的替代率也悄然放缓,各类混动、插混、增程成为新的增长点。「油-电」格局发生了微妙变化,不再是二元对立的简单替代关系,而是凸显出消费者的需求多元化、细分化。
一汽奥迪「油电共进」的坚持,基于行业领先的"PPC豪华燃油平台+PPE豪华纯电平台架构,背后是奥迪116年的扎实底蕴和全面的技术储备。基于与保时捷联合研发的PPE豪华纯电平台,奥迪Q6L e-tron、奥迪A6L e-tron等纯电车型整装待发;另一边,深度整合了最新智能化与电气化成果的PPC豪华燃油平台,让燃油车型也能智能化。
一汽奥迪A5L、全新奥迪Q5L等搭载了最新一代EA888 Evo5发动机,全工况米勒循环、500Bar高压喷油系统等最新技术齐备,保时捷同款的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借助可变化开闭角度的涡轮导流叶片,让燃油车在低速城市工况下依然具备电驱质感,同时保有高转速动力释放的传统优势。其兼顾了高、低转速工况下的工作效率和动力响应,这种将“机械逻辑”与“智能哲学”并置的技术表达,堪称内燃机百年发展的行业精华。
虽是燃油车,新车还引入了奥迪MHEV plus混合动力系统,利用电气化技术成果赋能燃油动力。不同于一般的48V轻混,MHEV plus 混合动力系统包含了P0+P3双电机,搭配1.7kWh磷酸铁锂电池,可短时提供230N·m额外扭矩,不仅降低拥堵油耗、提高性能表现,还支持短距低速纯电行驶。在保证德系驾控基因的同时,精准命中用户对经济性与品质的双重需求,让燃油车使用体验更为丝滑完美。
更让奥迪新一代燃油车型脱胎换骨的是,PPC豪华燃油平台还与PPE豪华纯电平台共享了E³ 1.2电子电气架构,升级为域控制器设计。凭借最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和强大的硬件算力,可实现无图L2级驾驶辅助能力,并支持多屏「数字舞台」智能座舱体验,彻底践行「油电同智」理念。
这一改变,让燃油车用户能够获得与电动车同等水平的智能座舱,新能源用户同样能享受到奥迪在机械素质上的百年积淀。这种双向赋能,正是一汽奥迪在智能化与驾驶质感这块「平衡木」上找到的支点。
从「硬核机械」到「智能生态」,一汽奥迪重塑豪华价值锚点
合作才能共赢,中国一汽与德国奥迪历经37年精诚合作,才缔造了一汽奥迪这一中国豪华车市场领跑者。面对汽车百年之大变局,一汽奥迪进一步开放合作,吸收中国优势的智能化技术,将德系品质与中国智能深度融合、各取所长。
尤为重要的智驾科技,一汽奥迪秉承一贯的开放姿态,携手华为,全面拥抱智能化浪潮,为一汽奥迪新一代车型智能化赋能。即将在车展亮相的一汽奥迪PPC豪华燃油平台和PPE豪华纯电平台车型,都将搭载华为乾崑技术,同等智能、不分油电。
这种合作打破了油电车型的智能化“代差”的刻板印象。此后,燃油车主不再需要为了机械性能而牺牲智能体验,电动车用户也不必因追求科技感而对驾驶乐趣妥协。当奥迪的德系底盘调校与华为的算法优势深度融合,用户得到的是一台既懂驾驶者操控意图,又能智能预判路况的“全能伙伴”。
这种打破技术壁垒、共享核心智能的做法,不仅提升了燃油车客户的品牌忠诚度,也再次拉高了豪华品牌对于“智能时代适配能力”的价值门槛。
其实「科技」一向都是奥迪品牌的基因和标签,从当年震惊世界的quattro四驱传奇,到后来人们津津乐道的「灯厂」美誉,奥迪在汽车「硬科技」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随着汽车科技向智能生态、软件算法等「软科技」领域扩展,一汽奥迪正以「硬科技为基、软科技为翼」,重塑豪华车竞争力。
全新的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拥有更强大的算力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为更进阶的组合驾驶辅助和智能座舱体验奠定了基础。还可以支持双激光雷达,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无图NOA组合驾驶辅助,座舱内支持三块屏幕+抬头显示组成的「数字舞台」。无论是PPE豪华纯电平台还是PPC豪华燃油平台,都可以享受这些智能化革新。
兼收并蓄、集各方所长一直是一汽奥迪成功的根基,正是充分发挥了中德股东双方各自的优势与智慧,一汽奥迪率先引入高端豪华车在华生产、率先加长车身尺寸,才有了如今中国豪华车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德国质造+中国智造」,高质量合资新篇章
中国的合资车企正在走向一个新的时代,从过去几十年简单地引进国产,探索未来更深化的协同创新模式。随着中国成为汽车智能化浪潮的先锋市场,对于外资品牌而言,这里不再仅仅是一片高增速的市场,更是决定自己能否跟上时代变革的关键所在。
作为中国最早的合资豪华车品牌,一汽奥迪率先迈进了高质量合资合作的新阶段。用德系品质的「德国质造」,深度融合本地优势技术的「中国智造」。此次五款车型的发布,也不只是产品的更新迭代,更是一汽奥迪对于合资模式、品牌逻辑与市场策略三位一体的系统性升级。
这背后的战略思考显然更具长远眼光:一汽奥迪看到了中国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本质,也看清了未来豪华汽车的技术路线不可能单一确定。从过去传统燃油车时代到如今新能源趋势并行的时代,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从未如此复杂。一汽奥迪的「双平台战略」,并不是模糊了对新能源的选择,而是主动扩大了品牌未来的技术储备与能力边界。
此次,一汽奥迪联合包括华为在内的国内头部供应商、合作伙伴,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利用中德双方各自的优势所在,推出既适合本地消费者需求、又领先于国际市场的创新产品,用彼此助推的正循环,开启奥迪品牌在华发展的新篇章。
超900万用户基盘、近600家经销商网络、8大基地——这些数字背后,是奥迪在中国市场37年积累的体系势能。这些年来,一汽奥迪始终坚持长期主义,不错过任何技术革命,也不轻易频繁决策。面对汽车百年之大变革,一汽奥迪既有行动又有定力,在积极融合华为乾崑等新技术的同时,也继续坚定多元发展,坚持油电共进、油电同智,让技术革新惠及更多用户。
本届上海车展,一汽奥迪PPC豪华燃油平台和PPE豪华纯电平台的五款新车齐发。与此同时,今年也将成为一汽奥迪在华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辆的关键一年,也是国内首个实现这一成就的豪华车品牌。
当中国豪华车市场发展史上出现一座新的里程碑,一汽奥迪正用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兼收并蓄的雄心,破解时代焦虑与技术选择困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