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行业里一个听起来就挺别扭的词——“0公里二手车”,突然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这事儿的起因是长城汽车的董事长魏建军公开批评了这种现象,说它是行业里的一个怪象。
他这么一说,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大石头,一下子把汽车销量背后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规范操作给炸了出来。
从那以后,关于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虚报销量的质疑声就没停过,好几家车企都被卷了进来。
在这场风波里,作为高端新能源品牌代表的极氪汽车,也被人指指点点,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那么,咱们先得弄明白,这个让大家伙儿都这么敏感的“0公里二手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一些车辆虽然里程表上的数字几乎是零,但在法律意义上,它已经不是一辆全新的商品车了。
具体的操作流程通常是这样的:汽车厂家为了完成销售目标,或者经销商为了拿到厂家的返利,会自己掏钱或者找关联公司,先把一批新车买下来。
这个购买过程是真实存在的,他们会开具销售发票,然后到车管所去办理车辆的注册登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牌”。
这么一套流程走下来,这批车在法律上就有了第一任车主,从“商品”变成了“个人或单位资产”。
对于车企来说,销量报表上的数字好看了,任务完成了。
可实际上,这些车可能一步都没有离开过仓库或者停车场。
之后,它们再被以“准新车”或者“二手车”的名义,卖给真正的消费者。
这种做法对消费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因为你花钱买车,期待的是一辆从里到外、从法律身份到实际车况都全新的车。
结果你买到的,却是一辆已经被人“上过户”的车。
这意味着你并不是这辆车的“首任车主”,这可能会让你在未来损失掉一些厂家专门为首任车主提供的专属权益,比如一些品牌承诺的终身质保、免费保养或者其他福利。
这其中的体验差别,相信大家都能体会到,感觉就像是吃了亏,但又说不清楚具体亏在哪儿,心里自然会不舒服。
正因为如此,当市场上出现对极氪售卖“0公里二手车”的质疑时,公众的关注度立刻就上来了。
面对这些质疑,极氪没有选择沉默或者回避,而是很快发布了一份官方的澄清声明,试图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
根据极氪的说法,媒体报道中提到的那些被质疑的车辆,实际上都是他们在展厅里用来展示的“展车”。
这些车为了在展示期间确保安全,确实按照规定投保了交强险。
但最关键的一点是,极氪在声明中特别强调,这些车辆“从未开具零售发票,也未在任何车管所进行新车注册登记或上牌”。
这句话可以说是整个事件的核心所在。
根据我国现行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里的明确规定,所谓的“二手车”,其法律定义是指“从办理完注册登记手续到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之前进行交易并转移所有权的汽车”。
这个法律定义就像一把尺子,清晰地划分了新车和二手车的界限。
一辆车是不是二手车,关键就看它有没有在车管所“上过户口”,也就是有没有办理过注册登记。
只要没有完成这一步,那不管它停了多久,有没有上保险,它的法律属性就始终是一辆“未注册的全新商品车”。
这么一看,极氪的情况和我们前面提到的“0公里二手车”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前者是没有完成注册登记的商品车,后者是已经完成注册登记的“资产车”。
所以,从法律层面来分析,指责极氪售卖“0公里二手车”的说法,确实是有些站不住脚的。
极氪卖的,其实是一种在行业内比较常见的折扣展车,这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和库存管理手段。
汽车作为一个单价高、体积大的商品,库存周转对任何一家车企的资金链都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当前竞争已经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技术和车型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如果大量的展车、试驾车长时间积压在仓库里,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
因此,通过一定的折扣来销售这些展车,既能加速资金回流,也能让利给消费者,本身是一种合理的市场行为。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能用一个更实惠的价格,买到一辆法律上全新、车况也几乎全新的车,并且还能享受到和新车完全一样的首任车主权益,这无疑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
极氪也在声明中特别承诺,购买这些展车的消费者,“同样享有新车首任车主的全部用车权益”,这就打消了消费者最大的顾虑。
当然,这次争议也给所有车企提了一个醒,那就是在销售这类车辆时,信息的透明和充分告知是至关重要的。
争议的关键点,除了车辆的法律属性外,更在于企业是否在销售前,清晰、明确地告知了消费者这辆车的具体情况,比如它是展车,可能被多人静态体验过等等,并且保障了消费者完整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从极氪的回应来看,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表示已经成立了专项小组进行彻查和改进,并且会持续提升消费者的购车体验。
这种直面问题、不推诿、不打太极的态度,恰恰体现了一家企业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和对自己品牌的负责。
放眼整个行业,库存压力是大家共同面临的挑战。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二手车市场中,登记时间不超过3个月、行驶里程小于50公里的车辆占比,已经飙升到了12.7%,其中新能源车的比例更是超过了六成。
这个数据背后,反映出整个行业都在积极地寻找消化库存的办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也已经开始行动,据说商务部已经召集了多家车企和行业机构开会,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和整治“0公里二手车”这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包括奇瑞、比亚迪在内的一些主流车企,也已经启动了对经销商违规上牌行为的追责机制。
这些举措,都说明了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势所趋。
一个品牌是否值得消费者信赖,不仅仅取决于它在顺境中能飞多高,更要看它在遇到问题和质疑时,能否坦诚面对,能否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极氪此次的回应方式,展现了一个豪华品牌应有的担当和韧性。
在新能源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那些真正尊重市场规则、敬畏消费者权益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得更远,赢得最终的胜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