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市可真热闹,尤其是新能源车这块,每个月出的销量榜单都跟看连续剧似的,剧情是一集比一集精彩。
这不,2025年7月份的纯电动车零售量排行榜一出来,很多人估计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为啥?
因为那个一直被大家当成“标杆”、很多人买车首选的特斯拉,这次居然没拿到第一。
这可不是小事,这背后反映出的东西,值得咱们普通老百姓好好琢磨琢磨。
咱们先说这次的大赢家,吉利的星愿。
这车一个月卖了44274辆,这个数字实在是有点吓人。
咱们算笔账,这相当于平均每天卖出去差不多一千五百台。
而之前一直稳坐冠军宝座的特斯拉Model Y,这个月卖了30766辆,一下子就被甩开了一万四千多台的差距。
这已经不是说你追我赶了,这简直就是人家在前面跑,特斯拉在后面连灰都快吃不上了。
这件事意义可不一般,它说明咱们的国产车,已经不光是在十万块钱以下的低端市场玩得转,现在已经有实力在二十万、三十万这个主流价位,跟国际大牌掰手腕,而且还能赢。
这背后是啥?
是咱们国产品牌这些年在技术上、在设计上、在质量上实实在在的进步,也是咱们老百姓对自家牌子的信心越来越足了。
以前很多人买车,可能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现在大家发现,咱们自己的车不仅不差,甚至在很多地方做得更好,那当然愿意支持国货了。
再来看看榜单上另外几位有意思的选手。
五菱宏光MINIEV,这台曾经的“神车”,这次卖了27337辆,排在第三,看着还行,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它的日子没以前好过了。
为啥呢?
因为跟它差不多价钱,但配置更好、空间更大、看着也更时髦的小车越来越多了,比如长安的Lumin、五菱自家的缤果,都在抢它的客户。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市场上没有谁能永远躺着挣钱,你不进步,别人就会把你拍在沙滩上。
然后就是小米SU7,雷军造的这台车,真是把流量玩明白了。
一个月卖了24410辆,作为一个刚出来没多久的新品牌新车型,能有这个成绩,确实厉害。
但小米的开心,可能就是特斯拉的烦恼了。
你看,跟小米SU7直接对标的特斯拉Model 3,这个月才卖了9851辆,销量跌得非常惨。
这说明啥?
说明当市场上出现一个同样有品牌号召力,而且更懂咱们中国人需要什么、车机系统更好玩、配置给得更足的对手时,特斯拉那个所谓的“科技光环”就不那么亮了。
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花差不多的钱,甚至更少的钱,能买到一台看着更帅、坐着更舒服、用着更方便的车,那为什么还要去为特斯拉的牌子多花那些冤枉钱呢?
特斯拉那种极简到有点简陋的内饰,以前大家觉得是高级,现在跟国产车一比,很多人就觉得是抠门了。
接下来说说比亚迪,它家的情况最有意思,可以说是“幸福的烦恼”。
你看它家的小车海鸥,卖了22941辆,排在第五,成绩很好。
但它把自家的另一台小车海豚给“打”惨了,海豚这个月只卖了12865辆,销量差不多掉了一半。
这两台车定位很接近,但海鸥价格更便宜,性价比更高,结果就出现了自家人打自家人的情况。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元UP和元PLUS身上,还有秦PLUS和刚出的秦L之间。
这种“一个妈生好几个孩子”的策略,在市场好的时候,能多占点份额,但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就很容易造成内部消耗,孩子们互相抢饭吃,反而可能谁都没吃饱。
怎么让每款车都有自己明确的位置,别互相打架,这估计是比亚迪接下来得好好思考的问题了。
最后,咱们再看看那些曾经很火的“新势力”品牌,比如小鹏、蔚来、理想这些。
在这场大乱斗里,他们好像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比如小鹏G6,以前也是个热门车,现在一个月只卖了3949辆,排到四十多名去了,下滑得很厉害。
蔚来的ES6、智己的L6,销量也就在三千辆左右徘徊,上不去了。
理想的纯电MPV MEGA,卖了2816辆,虽然在同类车里还算可以,但离大家预期的“爆款”还差得远。
更别说问界M9、蔚来ES8这些更贵的车,一个月也就卖个一千来台。
还有像岚图梦想家、智界S7这些,一个月就卖几百台,基本上快被大家忘了。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造车这个事,光靠讲故事、玩概念是不行的。
新势力们刚出来的时候,靠着智能驾驶、贴心服务这些新东西吸引了一批尝鲜的客户,但现在,像吉利、比亚迪这些传统大厂回过神来了,它们有钱、有技术、有生产线,造出来的车一样很智能,而且质量更稳定、价格还可能更便宜。
这么一来,新势力们的优势就不明显了。
如果它们不能尽快找到新的、别人模仿不了的看家本领,那在这场越来越残酷的比赛里,被淘汰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整个市场就像一个大筛子,正在把那些真正有实力、真正懂消费者的品牌留下来,而那些光靠噱头或者吃老本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