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长安不合并了!但一个全新的“汽车央企”要来了。
这不是传闻,而是写在官方公告里的事实。6月5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将分立出汽车业务,组建一家全新的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与此同时,东风公司也明确表示:暂不涉及资产与业务重组。这意味着,坊间热议已久的“东风+长安”超级车企合并计划,正式中止。
重点不是合没合并,而是——中国车企格局正在被重新洗牌。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咦?那以后我们买车,是不是要面对一个“国家队新能源巨无霸”?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新央企诞生:不是“合并”,是“分家”
先说清楚,这次变动不是东风和长安牵手成功,而是长安背后的“老东家”兵装集团自己动刀子——把汽车板块整个切出来,成立一家新央企。
这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里,原本负责做饭的二儿子(汽车业务)手艺越来越好,干脆单独立户开餐馆,不再依附于家族大食堂。而这家新餐馆,名字还没定,但它已经是“央企编制”,背景硬、资源足。
这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首先,决策链条更短了。过去长安汽车的重大战略要层层上报兵装集团,如今直接对接专营汽车的新央企,反应速度会更快。尤其是在新能源转型这种争分夺秒的赛道上,快一步,可能就赢了半条命。
其次,资源倾斜会更集中。新央企既然是为汽车而生,那资金、人才、政策支持自然优先向电动化、智能化倾斜。你看长安这几年推深蓝、阿维塔,动作不可谓不猛,但始终受限于集团整体战略平衡。现在,它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干了。
二、长安现状:赚钱的是合资,烧钱的是“亲儿子”
有意思的是,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的数据,2024年长安汽车营收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但净利润却下降了35.37%,只有73.21亿元。
为什么赚得多反而挣得少?答案藏在财报里:真正赚钱的,还是长安福特这类合资品牌;而主打新能源的深蓝汽车和阿维塔科技,目前仍在亏损。
这听起来有点讽刺,不是吗?大家都在喊“油车已死”,可真正给公司输血的,反而是被唱衰的合资业务。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长安有底气继续“烧钱”搞创新——靠着合资品牌的利润,养着自己的新能源梦。这种“以油养电”的模式,在当前阶段未必是坏事。毕竟,特斯拉早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不过问题来了:你的钱包愿意为这份“梦想”买单吗?
我去试驾过阿维塔12,那台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未来感扑面而来”。低趴的车身、无后视镜设计、超大弧度的玻璃穹顶,风阻系数做到0.21Cd,几乎逼近量产车极限。坐进车内,三块大屏+华为鸿蒙座舱,交互流畅得像用手机一样顺手。
但你打开后备箱——空间小得连婴儿车都放不下。为了造型牺牲实用性,这是设计师的坚持,还是消费者的妥协?
这就是当下高端新能源车的普遍困境:好看、好开、不好用。
三、横向对比:谁才是真正的“国家队选手”?
既然提到新央企,咱们不妨拉几个对手来比划比划:
车企 所属阵营 主打技术路线 代表车型
长安(新央企) 国资独资 华为智选+自研双线并行 阿维塔12、深蓝S7
东风 央企 猛士越野、岚图高端、eπ纯电 岚图追光、eπ007
上汽 地方国企+外资 飞凡、智己、荣威R标 智己LS6、飞凡F7
广汽 地方国企 与华为合作(AH8项目) 昊铂GT、埃安S Plus
从布局来看,长安最特别的一点是——它同时押注了“华为深度合作”(阿维塔)和“自主新能源品牌”(深蓝),相当于左右手都出拳。
而东风虽然没跟长安合并,但它也有自己的节奏:猛士玩硬派越野,岚图冲高端MPV/SUV,eπ主打年轻化电轿。三条腿走路,稳是稳了,但缺乏爆款记忆点。
上汽和广汽呢?一个忙着处理合资 legacy,一个靠埃安走量,智能化进展略显迟缓。
所以回到那个问题:如果真要选出一个“国家队新能源头号种子”,你觉得该是谁?
四、用户真实反馈:有人爱到不行,有人后悔入手
我在某车主社区翻了一圈,看到一位阿维塔11车主吐槽:“当初冲着颜值和华为ADS买来的,现在每天担心电池衰减。去年冬天从北京开到天津,续航直接打五折,空调都不敢开。”
也有深蓝SL03车主说:“16万落地,后驱+增程,日常通勤用电才几毛钱,周末跑高速也不焦虑。虽然底盘偏软,但性价比真香。”
这两种声音都不奇怪。新能源车本就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你想要科技感,就得接受不成熟的补能生态;你追求省钱省心,就得容忍某些细节做工粗糙。
所以我一直强调:买车前一定要试驾,而且要在不同场景下试驾。
比如你住在北方,就得冬天去试试低温续航;你经常跑山路,就得感受下动能回收力度是否适中;家里没充电桩?那就别轻易碰纯电。
五、未来展望:新央企能扛起中国汽车的大旗吗?
新央企成立之后,最大的挑战其实不是技术,而是如何协调内部多品牌之间的资源分配。
长安旗下已经有长安品牌、启源、深蓝、阿维塔四个新能源序列,再加上原有的商用车和合资板块,管理复杂度极高。新央企能不能像比亚迪那样做到“上下同心”,还是变成“各自为政”的诸侯割据,决定着它未来的上限。
另外,与华为的合作边界也值得观察。阿维塔打着“CHN”(长安+华为+宁德时代)旗号出道,但华为不造车的前提下,这种合作能走多远?一旦出现利益冲突,谁说了算?
这些问题,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但我相信一点:国家愿意单独为汽车业务设立央企,本身就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中国汽车产业的下半场,不再是野蛮生长,而是系统性突围。
无论是芯片、操作系统,还是智能驾驶、碳排放标准,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队”来牵头攻坚。
写在最后
东风和长安没有合并,但一个新的汽车央企即将登场。这或许比“强强联合”更有意义——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更清晰的战略聚焦。
对于咱们普通车友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是更多选择,更强竞争,更低价格。
下次你去看车的时候,不妨多问一句销售:“你们现在属于哪个集团?”说不定就能听到一段新的故事。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怎么看这次“新央企”成立?
你觉得长安、东风、上汽、广汽,谁能率先冲出重围?
如果你要买一辆国产新能源车,最看重的是什么?颜值?续航?智驾?还是品牌?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
也欢迎分享你的真实用车经历,帮更多人避坑、选对车。
(数据来源:长安汽车公告、21世纪经济报道、公开财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