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续航焦虑怎么破?
一年前啊,我就想着这电动车要是没续航焦虑该多好,然后就买了一辆增程式电动车。当时我还挺得意的,觉得这不就是电动车和燃油车之间的那个“完美平衡”嘛!可是现在再想想,以前那些人家提醒的话,我当时没当回事儿,还觉着人家说的不对呢,结果现在发现,哎呀,人家说得可真对,一句都不差。
增程车的真实用车体验
说实话,这一年开了下来,我对增程车的态度真是变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车特别香,但现在想想,只能说是有点警惕了。
当初买车的时候,我看宣传上说百公里电耗只要18度,心里那个美啊,觉得既比纯电动车省钱,又比传统燃油车更划算。但实际用起来才发现,这数据就是个“实验室的艺术品”,根本不靠谱。
尤其是冬天,一开空调,电池还要自己加热,再加上满载跑一趟,我的车百公里电耗能飙到25度,一下子多了快40%。你以为这只是冬天的问题吗?夏天开空调、跑高速,电耗也照样高得吓人。
最烦的是,频繁充放电对电池损耗特别大。我的车才开了一年多,跑了不到6万公里,纯电续航就掉了20%,这跟官方说的“长寿命”完全不沾边。
还有啊,增程车的另一个槽点就是太重了。我这辆理想L9,整备质量都快2.5吨了,相当于你每天拉着四个成年人在路上跑呢!这油耗和电耗能不高吗?
大块头也有大麻烦
重车的问题就是刹车不好使。我记得有一次高速路上突然遇到前面变道,我赶紧踩刹车,结果发现刹停的距离比以前开SUV的时候长多了,当时心都快跳出来了。
而且啊,这种“大家伙”还得靠复杂的空气悬挂来稳住车身。北方一到冬天,空气悬挂就老是出问题,去4S店修车还得提前预约,真是烦死了。
我最怕的就是它在事故里的表现。听说有些测试显示,这种超重车在侧面碰撞的时候,A柱变形会比普通车多40%,这就意味着真撞起来,你的生存空间就更小了。
刚开始我还觉得“电为主、油为辅”能省点油钱呢。但用得时间长了才发现,其实“电也不省钱,油也没少花”。一方面,实际用电量特别高,每年电费都超出预算。另一方面,等电池老化了,油耗又跟着上去了,真是让人头疼。
增程电动车的烦恼与未来担忧
我就跟你说啊,在亏电的情况下跑高速,这百公里油耗直接就超过十个油了,真的费劲。更别提这个增程器这套系统,保养起来太贵了,跑了六万公里,一次保养就花了我两千多,比我们朋友开纯电车的保养费高了整整一倍。
将来要是换电池的话,光是电池这一块就得花八万,心疼得不行啊。
现在我越想越明白那些老司机以前说的话:“增程这东西啊,根本不是未来的方向,就是个临时的办法。”
当初设计增程的初衷,就是在充电不方便的时候,给电动车提供一个保障。但是现在的技术发展得太快了,像比亚迪都能做到五分钟充四百公里了,小鹏和极氪也开始量产800V高压平台了。再往远了看,固态电池也快出来了,到时候纯电车续航长、充电快、还轻便,那增程还有什么用呢?
增程车和插混车,你怎么选?
对了,我周围有不少朋友都从买增程车换成了插混车,特别是那些买了比亚迪DM-i的,都说这车省心又省油。听说到2025年,插混车卖得比增程车还多,看来大家心里都有数,用实际行动投了票。
这一年下来,我不算特别后悔买了增程车。有时候确实挺方便的,比如节假日高速上堵成一锅粥,服务区充电排长队的时候,那台增程器就派上大用场了,直接帮我避开了“充电焦虑”。
不过呢,我也慢慢意识到,很多看起来“方便”的东西,其实背后都有隐藏的成本。
如果你现在正打算买车,尤其是纠结于增程和其他新能源车之间的话,我真心劝你好好想想:你是更想要眼前的舒服,还是长远的靠谱?技术嘛,可以适当让步,但安全和实际体验,绝对不能打折扣。
#买增程车你后悔了吗?# #增程车的缺点是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