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相信不少每天骑电动车出行的朋友都感觉到了,路上的气氛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以前可能没怎么注意到的交警同志,现在好像在各个路口都多了起来,眼神也格外犀利,专门盯着来来往往的电动车。
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这是怎么了?不就是骑个车上下班、接送孩子嘛,怎么突然就管得这么严了?”甚至有的人,早上还好端端地骑车出门,半路上就被拦下,眼睁睁看着自己骑了好几年的“老伙计”被直接扣走,心里又急又懵,一整天的心情都给毁了。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突然袭击,也不是故意要为难谁。
这背后,是一场全国多地都在同步推进的交通安全整治行动,核心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清理掉马路上那些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电动车。
咱们国家是当之无愧的“电动车大国”,保有量早就超过了三个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电动车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是事实,但便利的背后,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这些年,因为电动车违规行驶、车辆本身不合格导致的交通事故,以及因为电池问题引发的火灾事故,新闻里我们看得还少吗?
每一起事故背后,都是一个或多个家庭的悲剧。
所以,现在管理部门下大力气来整治,归根结底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出行安全,为了让大家的路走得更踏实、更放心。
这次严查,重点就盯上了三类车,只要被查到,基本就是直接扣车,没得商量。
咱们今天就把这三类车的问题说透,大家赶紧对照着自查一下,可别因为不了解规定,给自己找麻烦。
第一类被重点关注的,就是那些早就过了“过渡期”的超标电动车。
这事儿得从几年前国家出台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说起。
当时为了规范市场,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各项参数都做了严格的规定,比如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整车重量不能超过55公斤,电机功率不能大于400瓦,而且还必须得有脚踏骑行功能。
按照这个标准,当时市面上很多跑得飞快、长得跟摩托车差不多的电动车,一下子就都成了“超标车”。
考虑到这么多车不可能一夜之间全报废,各地就给出了一个很人性化的政策,叫“过渡期”,一般是三到五年。
意思就是,你手里的这辆超标车,我先给你上个临时的牌照,让你再骑几年,但这几年时间是给你用来换车的,等过渡期一结束,这车就不能再上路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很多车主当时办了临时牌照后,就把这事给抛到脑后了。
总觉得车还能骑,就一直骑着,完全忘了还有“到期”这回事。
就像有位王先生,他2019年买的车,当时商家告诉他这车性能好,骑个十年八年没问题。
他也没多想,更没去了解什么过渡期的政策。
结果今年九月份,他骑车上班时就被交警拦下了。
交警一检查,他这车不仅速度能轻松超过30公里/小时,而且他所在城市的超标车过渡期在八月底就已经正式截止了。
这就好比你拿着一张已经过期的电影票非要进场看电影,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他的车被当场扣留,还可能面临罚款。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的车是不是超标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你的车身上有没有一张写着新国标认证标准“GB17761-2018”的标签。
如果找不到,或者你的车压根就没有脚蹬子,那基本就可以确定是超标车了。
如果还不放心,可以登录“交管12123”手机应用,查询一下自己车辆的备案信息。
如果发现自己的爱车真的“过期”了,千万别再抱着侥幸心理上路了,赶紧去当地车管所咨询一下后续该如何处理,如果确认无法再合法上路,就得尽快考虑置换一辆符合新国标的合规车。
第二类严查的重点,是那些被车主私自改装过的“危险品”。
总有一些人,觉得原厂的电动车不够快、不够酷、不够用,于是就动起了歪脑筋,非要自己动手或者找人把它“升级”一下。
这种改装行为,在管理部门看来,就是主动制造安全隐患,把一辆合格的产品变成了一个在马路上横冲直撞的“移动炸弹”,查到自然是零容忍。
比如,最常见的就是改装动力系统,把原来350瓦的电机换成800瓦甚至1000瓦的,再把厂家的限速程序给破解掉,让电动车的速度能飙到四五十公里/小时。
骑着是过瘾了,可你想过没有,车辆的车架强度、刹车性能、轮胎抓地力,都是按照25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来设计的。
你强行让它超速运行,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那脆弱的刹车系统根本就刹不住,非常容易导致车辆失控,酿成惨剧。
除了改装动力,还有改装各种装置的。
比如加装遮阳棚,夏天能遮阳,冬天能挡风,看起来很方便,但它带来的安全风险极高。
那个宽大的棚子会严重遮挡你的左右视线,形成巨大的视觉盲区,在拐弯或者通过路口的时候,你根本看不清旁边过来的行人和车辆,事故往往就是这么发生的。
还有就是私自加装座椅,用来搭载成年人。
新国标规定得很清楚,电动自行车只能搭载一名十二周岁以下的儿童。
你私自加个座位带个成年人,车辆的重心就全变了,操控起来会变得非常困难,特别是在需要紧急避险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失衡而摔倒。
最后,也是最危险的一种改装,就是改装电池。
为了跑得更远,有的人会把原来48伏的电池换成60伏、72伏的,甚至在车上挂好几个电池组。
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在玩火。
车辆本身的电线和控制器根本承受不了这么高的电压和电流,时间一长,线路就容易老化、短路,引发自燃。
这些年,电动车在充电时或者在楼道里突然起火的新闻还少吗?
很多都是因为电池改装或者使用了劣质电池。
所以,千万不要图一时方便或者刺激,去动你电动车的任何一个零部件,这不仅是违法,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
第三类被严查的,是那些“身份不明”的车辆,也就是无牌、套牌或者有盗抢嫌疑的电动车。
现在,电动车和汽车一样,都必须挂牌上路,这个牌照就是它的“身份证”。
一辆没有“身份证”的车在路上跑,出了事怎么追查?
所以,对于这种“黑户车”,管理部门的打击力度一直很大。
如果你买的新车符合新国标,却一直没有去上牌,或者你的车属于电动摩托车,却没有悬挂相应的摩托车牌照,这都属于无牌上路,被查到后,车子要被扣留,人还要接受罚款。
更严重的是使用假牌照或者套用别人牌照的行为,这已经属于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了,罚款金额会高得多。
还有一种情况也特别需要注意,就是很多人图便宜买二手车,没有索要正规的发票和车辆合格证。
就像市民刘女士,她前段时间在网上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车,对方说手续丢了,但车没问题,价格也便宜。
她心一动就买了,结果刚骑了没几天就被交警拦下。
因为她提供不出任何能证明这辆车合法来源的文件,车架号和电机号也有被锉磨过的痕迹,所以车辆被当场扣留,并且要接受进一步的来源调查。
她现在不仅车没了,钱也打了水漂,还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真是得不偿失。
最后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只要避开交警多的主干道,走小路就没事了。
现在很多地方的交通管理都已经用上了高科技手段,路口的“电子眼”不仅能抓拍汽车违章,也能识别出没有悬挂号牌的电动车,或者那些加装了遮阳棚等明显改装特征的车辆,通过大数据分析,就能精准锁定。
所以,侥幸心理是万万要不得的。
建议大家今天就花点时间,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电动车,看看牌照是不是安好了,车辆有没有不合规的改装件,买车时的发票、合格证还在不在。
如果发现有问题,就抓紧时间去处理。
别等到车子被扣了,耽误了出行,造成了损失,才后悔当初没有把这些规定当回事。
毕竟,遵守规则,既是为了交通的有序,更是为了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