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县城小微企业与全球汽车巨头前掌门人的握手,正在打破中国制造“低价代工”的传统路径。
67岁的赫伯特·迪斯坐在会议桌前,目光专注地审视着眼前的技术方案。这位曾执掌全球最大汽车集团的大众前CEO,如今身处中国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一个在普通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小县城。
他创立的Sun Venture公司选择与当地成立仅一年的华锐动能科技合作,共同开发面向欧洲市场的轻型电动车。
“华锐动能‘身怀绝技’,是一位值得合作的实力伙伴。”迪斯在考察后这样评价。三电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成为这家县城小微企业打动汽车界大佬的关键筹码。
01 大佬再创业,迪斯的中国情结
离开大众集团三年后,赫伯特·迪斯没有选择安逸退休。尽管他离开时拿到了不菲的补偿金,且大众仍需按合同支付其年薪,金额甚至高于现任CEO,但他依然选择投身电动车创业。
迪斯对电动车的执着业内闻名。他是曾被马斯克递过橄榄枝的人,第一个将比亚迪列为竞争对手的大众CEO,也是在离开车企两年后仍现身上海车展蔚来展台的电动车忠实拥趸。
离开大众后,迪斯加盟英飞凌任监事会主席。这家全球最大汽车芯片公司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中国,成为他考察中国市场的最佳平台。
“利用中国成熟的电动车产业链,加快欧洲交通电动化进程,始终是他的目标。”缙云县投资促进中心相关人士透露。今年2月,在政府牵线下,迪斯的Sun Venture与华锐动能首次会面,开启了这段县城企业与德国巨头的“联姻”。
02 小县城的大产业,缙云的隐形冠军
缙云县看似普通,却拥有令人惊讶的产业实力。它与永康、武义共同组成的“永武缙”地区,在短途交通工具出口方面占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份额。
在这个县城里,智能短途交通产业正形成完整产业链。华锐动能所在的产业园周边,聚集了50余家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构成了成熟的供应链网络。
华锐动能虽然去年才落户缙云,但技术实力不容小觑。其团队来自苏州,在车用三电系统领域拥有先进自研能力,曾为春风动力摩托车提供三电方案。2024年4月,当地上市公司华洋赛车通过设立控股子公司形式引入了这支技术团队。
“我们县有很多企业都是帮国外品牌代工的,但成立合资研发公司就不一样了,是一种升级。”缙云县投资促进中心相关人士点出了此次合作的不同寻常之处。
03 技术换市场,互补型合作新模式
根据双方规划,Sun Venture与华锐动能将合作开发 Fast Track山地滑板车,主打欧洲市场。与传统滑板车多为低功率产品不同,双方合作开发的是高功率版本。
合作模式体现出精准的资源对接:华锐动能按照德方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交付设计后由母公司华洋赛车代工生产,再以整车销售方式交付Sun Venture。
“这类产品在欧美非常畅销,而华锐动能所拥有的三电核心技术正是德国合作方所急需的。”缙云县投资促进中心相关人士道出了合作基础。
迪斯则看到更深层的价值。他观察到“随着全球绿色出行需求激增,轻型电动车辆如电动滑板车、微型电动车等在欧洲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而华锐动能背后的电动车产业链和合作空间,包括缙云的产业配套、营商环境及科创氛围,才是真正的宝藏。
04 从代工到技术出海,县域经济华丽转身
这次合作标志着缙云县出海模式的重大升级。美国曾是当地短途交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虽然头部企业表示美国关税影响有限,但为避险,相关企业已开始拓展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长期以来,该产业主要通过代工和电商出海两条路径发展,在欧美畅销的自有品牌大多走低价路线。与所有出海产业一样,短途交通工具也面临模式升级的需求。
德国Sun Venture与华锐动能的合作开创了 “技术出海”新模式。双方已计划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进行更多车型研发,同时涉及电动车专业人才的本地化培养。官方信息显示,合资公司目标直指“全球轻型电动车领域领先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预期是三年后出口额要破亿元。”缙云县投资促进中心相关人士透露了这一颇具雄心的目标。
05 产业新棋局,供应链重构下的共赢之道
中德两家新创公司的这起合资合作,成为全球供应链合作和产业新格局的典型代表。迪斯尝试将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的模式在自己的创业项目上局部复制。
对缙云而言,这次合作突破了传统县域经济的边界。全球产业重构浪潮中,县域经济单元凭借完善的产业配套和高效的营商环境,开始直接与国际巨头对话。
对迪斯而言,创业公司Sun Venture承载着他在电动车领域的未竟理想。利用中国产业链优势,加快欧洲交通电动化进程,这条路他坚持走了下来,只是这次选择了与大众时代完全不同的切入点。
“合作是在Sun Venture主动寻求中国资源,而华锐动能也在积极寻求海外合作机会的双向诉求下达成的。”消息人士揭示了这场跨国合作的本质——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寻找精准匹配。
欧洲街头,共享电动滑板车已成为城市新风景,中国品牌已占欧洲市场一半份额。但很快,这些滑板车中将出现一个全新标签:“德国设计,中国技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