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庆又热闹了一回,很多人可能都听说了,就是那个叫“摩博会”的活动,全称是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
这个展会可不是小打小闹,它已经是咱们国家乃至整个亚洲规模最大的摩托车专业展览了,今年已经是第二十三届。
一连四天,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里人山人海,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摩托车爱好者和行业里的人。
现场到底有多壮观呢?
这么说吧,有950家企业带着自家的宝贝来了,从整车到各种小零件,再到头盔、骑行服这些装备,应有尽有。
超过3000款摩托车摆在那里,简直就是一场摩托车的盛宴。
透过这么一场盛大的活动,我们普通人也能看出点门道来,特别是能看明白,为什么重庆敢于提出要打造“世界摩托之都”这么一个响亮的目标,这背后到底藏着多大的底气和规划。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展会上到底都有啥新鲜玩意儿。
走进N8展馆,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各种各样的摩托车让人眼花缭乱。
有那种适合长途旅行、看起来特别霸气的巡航车,也有在城市里穿梭特别灵活的小踏板,还有专门用来玩越野、翻山越岭的拉力车,可以说是你想得到的车型,这里基本上都能找到。
现场不光是专业人士在看,很多市民也跑来凑热闹,坐上心仪的摩托车感受一下,拍个照发朋友圈,气氛特别热烈。
这次展会最大的一个看点,就是国产摩托车真的越来越厉害了。
比如重庆本土的老牌企业宗申,他们带来了一款搭载了电子自动离合技术的新车。
这个技术说白了,就是让骑摩托车变得像开自动挡汽车一样简单,不用再费劲地去捏离合、换挡,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再也不用担心起步熄火或者换挡时车子一顿一顿的了。
这说明我们的企业不再是简单地造车,而是在用心研究怎么让车更好骑、更方便。
除了燃油车,电动摩托车也是一大亮点,像雅迪、虬龙这些品牌,都展示了他们在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上的最新技术,这些核心技术水平在全球都是领先的。
当然,光有我们自己的品牌还不够热闹,国际大牌也都没闲着,本田、摩托莫里尼这些国外知名品牌也带来了他们最新的车型,比如本田为了纪念金翼这款经典车型诞生50周年,特地推出了纪念款,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这种国内外品牌同台竞技的场面,才真正显示出这个展会的国际分量。
除了整车,那些周边产品也很有意思。
有一款头盔,据说技术灵感来自战斗机,它能通过AR技术,把导航路线、车速这些信息直接投射到你眼前的镜片上,还能用语音来控制,感觉就像科幻电影里的装备一样。
还有百度地图,专门为摩托车开发了车道级别的导航,不仅能告诉你走哪条车道,甚至连前面路口的红绿灯还有几秒都能显示出来,这对于骑行安全来说帮助太大了。
可以说,这次摩博会展示的,不仅仅是一辆辆摩托车,更是整个行业向着更智能、更科技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一个成功的展会,光好看还不行,还得能实实在在地促成生意。
这次摩博会就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展示会,它更像一个巨大的“生意场”,一个连接全球买家和卖家的重要桥梁。
展会专门设立了洽谈对接会,现场摆了几十张桌子,每一张桌子上都清楚地写着采购商需要什么、供应商能提供什么,大家面对面地谈,效率非常高。
有一位来自台湾的采购商张先生,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参加了。
他说,以前他们公司主要在台湾采购零部件,然后卖到欧美国家,但现在他发现大陆生产的摩托车零部件质量越来越好,所以从前年开始,就把采购的重心慢慢转移到了大陆。
这次来,他又和两家重庆本地的厂商谈得很深入。
这一个小小的例子,其实反映了一个大的趋势,那就是“中国制造”正在凭借过硬的质量赢得世界的信任。
据统计,展会期间,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下了订单,意向采购金额高达3.2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整车、电动摩托车、发动机配件、电池等领域。
同时,展会还和天猫、抖音这些电商平台合作,光是展会这四天,国内电商的成交额就达到了2.25亿元。
这些实打实的数字说明,摩博会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帮助中国摩托车产业卖向全球,同时也能拉动国内消费的重要平台。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世界级的摩托车盛会,会连续二十三届都在重庆举办呢?
这背后,是重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雄厚产业基础。
说起摩托车,重庆绝对是中国绕不开的一个城市。
经过多年的发展,重庆已经形成了一条非常完整的摩托车产业链,从发动机、车架这样的大件,到灯具、仪表盘这样的小件,甚至一颗螺丝钉,基本上都能在本地找到配套的工厂,本地配套率超过了60%。
这意味着在重庆造一辆摩托车,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大家熟悉的隆鑫、宗申、银翔这三家重庆企业,常年都是全国燃油摩托车销量和出口量排名前十的常客。
而在如今电动车的大趋势下,重庆的布局也相当有远见。
全国排名前十的电动车企业里,有七家都已经在重庆设厂,而且布局很巧妙,比如铜梁区引进了爱玛,永川区有雅迪,荣昌区有小刀,大足区聚集了台铃、绿源等品牌,形成了各有侧重、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强大的产业基础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产出,今年前七个月,重庆的摩托车产量就达到了425.8万辆,占了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还多,产值达到了627.5亿元。
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年的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
有了这样扎实的家底,重庆提出要打造“世界摩托之都”,就显得底气十足了。
当然,光有过去的辉煌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的规划。
现在全球的摩托车产业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大势所趋。
这对于中国的摩托车产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一个实现超越的绝佳机会。
重庆显然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提前做出了布局。
就在今年7月,重庆市出台了一份名为《重庆市智联电动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文件,目标非常明确:要瞄准国内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这些海外市场,力争到2027年,把重庆建成一个全球性的智能电动车产业基地。
到时候,全市的电动车年产量要超过1500万辆,其中电动摩托车的比例要超过80%。
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它意味着重庆的未来,不仅要继续巩固燃油摩托车的优势地位,更要在智能电动摩托车这个全新的赛道上,成为全球的领跑者。
所以,从这场热闹非凡的摩博会看起,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酷炫的新车和先进的技术,更能看到重庆这座城市,凭借着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清晰的未来规划,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世界摩托之都”这个宏伟的目标迈进。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正在变为现实的产业雄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