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示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小米YU7单电机车型新增835公里续航版本(CLTC工况暂未标注),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及能耗表现进一步优化。
该版本搭载96.3千瓦时电池组,百公里电耗13.3千瓦时,整备质量2315公斤,成为目前单电机车型中续航最长的配置。至此,小米YU7单电机系列已形成835公里、820公里、810公里、725公里四档续航矩阵,覆盖不同用户场景需求。
根据申报资料,小米YU7提供单电机及双电机(高/低功率)两种驱动方案:
单电机车型:后置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235千瓦,峰值扭矩425牛·米(推测数据),0-100km/h加速时间预计6秒级;
双电机车型:
低功率版:前130千瓦异步电机+后235千瓦永磁同步电机,综合功率365千瓦;
高功率版:前220千瓦异步电机+后288千瓦永磁同步电机,综合功率508千瓦,零百加速或进入3秒俱乐部。
电池组提供96.3千瓦时(磷酸铁锂/三元锂混搭)及101.7千瓦时(三元锂)两种容量,其中96.3千瓦时版本对应新增835公里续航车型,101.7千瓦时版本此前申报续航为670-760公里(测试工况未明确)。
小米YU7延续品牌家族化设计语言,同时强化空气动力学与智能化融合:
车头造型:封闭式格栅搭配分体式LED大灯,日行灯带采用"战戟"式设计,头灯上方镂空导流槽可引导气流至机舱盖末端排出,优化高速风阻;
车身结构:4999×1996×1600(1608)毫米三围与3000毫米轴距,定义中大型SUV尺寸基准。溜背式车顶与黑色轮眉强化运动姿态,激光雷达集成于车顶瞭望塔式布局,支持高阶智驾系统;
车尾设计:贯穿式对称C字形尾灯组取代SU7的横向灯带,镂空式分段扰流板兼顾视觉张力与下压力提升,隐藏式门把手与低风阻轮毂进一步降低能耗。
座舱布局与智能化配置
虽内饰尚未正式发布,但谍照显示其采用紫红+米色双拼配色方案,中控台布局延续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理念:
交互系统:16.1英寸3K分辨率悬浮中控屏,搭载澎湃OS车机系统,支持五屏联动(仪表+中控+副驾娱乐屏+HUD+后排控制屏);
功能配置:副仪表台集成双50W无线充电板、对开式中央扶手箱及可升降杯架,座椅采用Nappa真皮包裹,前排配备16向电动调节与加热/通风/按摩功能;
智驾硬件:或搭载双Orin-X芯片(算力508TOPS),激光雷达+11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支持城市NOA及自动泊车功能。
市场定位与竞品对标
尽管小米YU7定位中大型SUV,但其29.99万-35.99万元(预测)的定价区间或将与特斯拉Model Y(26.35万-35.49万元)形成直接竞争。对比两者核心参数:
尺寸优势:YU7轴距较Model Y长190毫米,二排腿部空间或超1米;
续航差异:YU7单电机长续航版(835公里)较Model Y长续航版(688公里)提升21.4%;
动力性能:YU7双电机高功率版零百加速预计3.5秒,略优于Model Y Performance版(3.7秒);
智驾能力:YU7硬件配置(激光雷达+双Orin)较Model Y纯视觉方案更具冗余度,但需等待实测验证。
结语
作为小米汽车首款中大型SUV,YU7通过续航升级、设计迭代与智能化堆料,试图在25万-35万元纯电市场建立差异化竞争力。其最终市场表现,将取决于定价策略、产能爬坡速度及用户对"新势力第二梯队"品牌的接受度。随着上市日期临近(预计2024年Q3),更多技术细节与实测数据值得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