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挺有意思,说的是韩国品牌起亚,在英国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叫EV4,还是个两厢小车。
这车本身长得挺精神,技术听起来也不错,但让人一下子愣住的是它的价格。
在英国,这台车的起售价换算成我们人民币,竟然要大约34万元。
这个数字一出来,相信很多人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一台起亚的两厢电车,凭什么卖到这个价位?
在我们国内,30多万的预算,能选择的车型实在是太多了,从传统豪华品牌到风头正劲的国产品牌,个个都是身怀绝技。
那么,起亚这台EV4到底是一台什么样的车,它真的有这个底气吗?
如果它将来真的要进入中国市场,又会面临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件事。
首先,咱们得看看这台EV4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简单说,它是起亚基于现代集团专门为电动车开发的E-GMP平台造出来的,和我们国内能看到的起亚EV6、EV5算是亲兄弟。
这个平台是纯电动的底子,不是油改电,所以在设计和空间利用上,天生就有优势。
这次在英国先亮相的是两厢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没有“屁股”的车,看起来更紧凑、更运动。
从外形上看,这台EV4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辨识度非常高。
现在很多车都喜欢用贯穿式大灯或者眯眯眼,但EV4偏不,它用了一对竖着的大灯,像两道犀利的闪电,嵌在几乎完全封闭的车头两侧,给人一种很强的未来感和冲击力。
整个车头看起来很低趴,很有往前冲的劲头。
这种敢于创新的设计,在今天这个设计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汽车市场里,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至少你开在路上,别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一台起亚。
再从侧面看,这台车的比例很有讲究。
它的车身长度只有4米4多一点,属于紧凑型车的范畴,但它的轴距,也就是前后轮之间的距离,达到了2米82。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很多车长超过4米7的中型燃油车,轴距也就这个水平。
这就是纯电平台的好处了,因为没有了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大件,设计师可以把四个轮子尽量往车辆的四个角落推,这样一来,虽然车身不长,但车内的乘坐空间,尤其是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就会变得非常宽敞。
再加上隐藏式的门把手、微微翘起的腰线和快速下滑的车顶,整台车看起来就像一个绷紧了肌肉准备起跑的短跑运动员,动感十足。
车尾的设计也很有特点,一个尺寸不小的黑色扰流板非常醒目,尾灯的造型也很特别,整体设计语言非常统一,看得出设计师是用了心的。
拉开车门坐进车里,内饰的设计也体现了起亚现在的思路,那就是在科技感和实用性之间找一个平衡。
一坐进去,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那块长长的大连屏,它是由三块屏幕组成的,分别是驾驶员面前的仪表盘、中间的空调控制屏和右边的多媒体娱乐屏。
看起来科技感很足,符合现在大家对电动车的期待。
但最值得表扬的一点是,在这块大屏幕的下方,起亚保留了一排实实在在的物理按键,用来控制空调这些最常用的功能。
这一点对于开车的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试想一下,在高速上开车,想调一下空调温度或者风量,如果用实体按键,凭感觉一摸一按就行了,眼睛基本不用离开路面。
但如果全都要在屏幕里找菜单、点来点去,那无疑会分散注意力,增加安全风险。
所以说,起亚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化,考虑到了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
接下来,咱们聊聊最核心的动力和续航。
这台EV4在英国的版本,用的是一个前置电机,最大功率150千瓦,换算成马力大概是204匹,零到一百公里的加速时间是7.5秒。
这个性能数据,说实话,如果放在咱们国内的电动车市场来看,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甚至有点偏保守了。
现在国内15万、20万的电动车,加速跑进6秒甚至5秒的都大有人在。
所以单论加速快感,EV4并不突出。
但是,它的续航能力是个亮点。
它提供了两种大小的电池包,其中大电池包的版本,官方宣称的最高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25公里。
虽然官方没有明确说这是在什么测试标准下得出的数据,但这个数字本身已经相当可观了,足以应对绝大多数人的日常通勤和周末出游,能够有效缓解里程焦虑。
分析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对这台车有了个全面的了解:设计出众、空间利用率高、内饰兼顾科技与实用、续航表现不错,但动力性能不算顶级。
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那个问题,这样一台车,为什么在英国能定到约合34万人民币的起售价呢?
这其中有几个原因。
首先,英国的汽车市场和我们有很大不同,新车价格普遍就比较高,里面包含了不低的税费。
其次,那边的电动车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远不如我们国内这么“白热化”,消费者的选择相对较少,所以一个有亮点的新产品自然可以定一个相对自信的价格。
然而,一旦把这台车放到中国市场这个环境里来审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起亚自己心里其实非常清楚这一点。
最好的例子就是它的另一款电动车EV5。
EV5在海外市场的定位和价格也不低,但为了适应中国市场,它进行了深度的本土化调整,并且把起售价直接定在了14.98万元。
从海外的高姿态到国内的亲民价,这背后是起亚对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残酷性的清醒认知。
在这里,没有性价比,就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那么,如果起亚EV4真的要来中国,并且像文章里猜测的那样,把竞争对手瞄准蔚来ET5T这样的车型,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国内,手握30万预算的消费者,他们能买到的是什么?
他们能买到蔚来提供的换电服务和无微不至的用户体验;能买到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和各种“黑科技”;能买到理想提供的“奶爸神车”和没有里程焦虑的增程技术;能买到小鹏领先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这些都是各个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它们能够支撑起30万价位的底气。
相比之下,起亚EV4除了一个好看的设计和不错的续航,它还能拿出什么独特的优势来打动这些挑剔的中国消费者呢?
品牌号召力?
显然,如今的合资品牌光环已经大不如前。
所以,结论其实很清晰。
起亚EV4本身是一台不错的车,它的设计和产品力在国际市场上是有竞争力的。
但是,它在英国的那个售价,对我们中国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如果它想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唯一的出路就是复制EV5的成功经验,进行彻底的本土化改造,把成本降下来,把价格打下来,忘掉那个30多万的“海外身价”,老老实实地进入15万到20万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区间。
到那时,凭借着出色的设计和合资品牌的做工底蕴,或许还能在追求个性和品质的年轻消费群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否则,那个34万的起售价,就只能永远停留在新闻里,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