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还是翻身?工信部公示6款新车,仰望U9直接飙上3000匹马力!

崩盘还是翻身?工信部公示6款新车,仰望U9直接飙上3000匹马力!

01 先说个让我印象很深的小插曲。上周刚好碰到一个做增程混动售后的老哥吐槽。他说,最近有车主要给老款问界M7“改轴距”加大,甚至问能不能自己在车库里来个“大改装”。我一听,直接愣了。不是所有加长都能省心,很多时候“尺寸魔改”背后的门道,比大家想的要复杂多了。

其实,这波工信部第398批新车名单一出来,我最关注的,反倒不是花里胡哨的噱头,而是这六款新车背后,产品路线和玩家格局变了。今天,咱们就挑几个最扎心、最容易踩坑的点掰开聊聊。

02 先来打个比方。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就像前一阵子高考志愿填报,大家都挤着抢热门。而站在这风口浪尖的,有三类玩家:第一种,硬怼高性能的,比如仰望U9,四台电机,单马力飙到了3000多匹。别说民用,连超跑圈都要服气。第二种,疯狂卷出新花样的,比如极氪001腔调拉满,照着“900V高压系统”堆科技。第三种,就像新款小鹏X9、问界M7,最近是新老混动增程/纯电版“一起递交”。轴距还直接增了210毫米,等于把“后排空间”那点心思彻底摊在明面上。

说人话就是,这一轮不是简单的参数升级。各家都在想怎么把‘理论上的舒适’,真的变成‘车主摸得着的福利’。新问界M7标申报纯电、增程版全都有,并且尺寸上直接炸裂,妥妥一副要跟理想ONE刚正面的势头。

03 但这里面有个小细节我得提醒大家。市面上,很多人只记参数和马力,比如仰望U9那恐怖的四电机3000匹。可真要落地开,问题才刚刚开始。

我有个亲戚,前几年一股脑冲超高性能电车。动力是爽,但后期用车,电机工作时的散热、四轮驱动控制边界反而令他频繁跑售后。你以为多了就是好?其实很容易跟自己较劲。就像大部分人压根用不到3000匹马力一样,盲目追求极致,有时候是一种反人类。

同样,增程这条路上,看小鹏首款混动“X9增程版”。宣传里说CLTC纯电续航能飙到450公里,综合能冲1500公里。其实在城区,能真正跑到450不容易。大热天开空调,续航打对折的事儿我也遇见过。所以,大家别只盯数值,还是脱鞋下地,实际试一圈最靠谱。

04 这波申报名单还有个彩蛋。极氪把自家的“Thor-U芯片”和900V高压系统搬到了新001身上。按厂家说法,这台车不仅快,省电还不怎么发热,说得我都有点心动。

可你知道吗?高压系统对充电桩、甚至日常使用的适应性,是不是真的无脑提升,目前还没有公开的大规模车主实测。之前我就是图个科技感,装过家用快充,结果小区电网常年报警。省下来的几秒钟,后面赔了不少头发。所以,我特别建议:新技术有用,但别轻信0成本全兼容。智能科技是工具,不是万能药。

05 还有一个容易掉坑的逻辑。像深蓝L06这种新推纯电、增程双动力的车,理论上代表主流趋势,可选性强。但从我实际看过的案例,配置再全,细节上往往有小bug,比如异响、软件掉线。等后面OTA升级,这一波体验就很“还行吧”,不难用,真要吹爆也不至于。

总结一下,这次公示的六款重点新车,有的直接往顶流性能砸(仰望U9),有的走升级舒适(问界M7加长)、智驾科技(极氪001装Thor-U芯片)、组合拳路线(深蓝L06两套动力)。

最后,别全信官方宣传。买之前,多关注实际体验。真正靠谱的升级,是帮咱们少跑4S店,少掉头发。这才是“老司机”看重的省心大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