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老师最近的精神状态,我是非常关心的。但他有一句话算是说对了,新能源这桌大席,还没等客人吃完,上菜的厨子就先跑了一大半,留下一堆烂尾菜,和一群拿着空碗傻眼的车主。上百万辆车,说得好听是车,现在就是一堆通了电的铁疙瘩,扔都不知道往哪儿扔。
你以为这是个别现象?不,这是新常态。这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叫“昨日的PPT,今天的废铁”。
法律说得清清楚楚,车企必须准备10年备件。讲真,这个条款写得特别好,特别有精神,充满了对消费者的关怀。但它就像健身房的年卡一样,办了,就是一种态度,去不去是另一回事。规定是规定,执行是执行。当一个车企都快把自己打包送进ICU的时候,你还指望它记得给你留一副“器官”续命?它自己的氧气管都快被拔了。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赛博朋克2024最魔幻的一幕:一个哪吒的网约车大哥,一个赛博骆驼祥子,开着一辆中控屏全黑的车在路上跑。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电,不知道车速多少,一切随缘。这哪是开车,这是在修仙。开的不是车,是薛定谔的盒子,每一次踩油门都是一次对命运的豪赌。他不是在拉客,他是在渡劫。三体人看了都得过来递根烟,问一句:“哥们儿,你这降维打击玩得比我们溜啊。”
更好玩的是维修。你的车坏了,想修?可以啊。先交2000块检测费。注意,这只是“开机费”,就像你去网吧,先充10块钱才能摸键盘。老师傅把你的车从里到外摸一遍,然后两手一摊,告诉你:“坏了,菜了,修不了。”但是这2000块,你得付。为什么?因为人家付出了劳动,人家帮你“确认”了你的车确实是一块废铁。这种服务精神,堪称业界典范。
有些专属的平台和电控系统,比如那个黑掉的屏幕,外面的人根本修不了。这玩意儿不是一个零件,它是这个品牌的“道心”,是它的独门秘籍。现在师傅都跑路了,秘籍也烧了,你让一个路边摊的游方道士去修一个飞升失败的仙人的神魂?他只会告诉你,施主,节哀,要不咱换个壳,重新投胎吧。
所谓的原厂配件,现在也成了一种玄学。市面上流窜的,要么是倒闭经销商的库存,要么是事故车上拆下来的“器官”,要么干脆就是华强北连夜赶工出来的“高仿品”。质量?你跟一个已经进了棺材的品牌谈质量?它的质量,就定格在它咽气的那一刻了。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威马车主那个8万块的电池维修报价单时,血压是真的有点顶不住了。8万块,都能再买一辆不错的二手油车了。这他妈哪是修车,这是直接把车主当人质了!绑匪还知道要个赎金放人,这帮第三方维修店是直接告诉你,你这人质已经废了,但看在他曾经活过的份上,你再交8万,我帮你体面地埋了。
于是,车主们被迫搞起了“社区自救”。他们拉群,共享资源,互换配件,甚至众筹开发替代零件。这听起来特别热血,特别像那种末日废土小说里的情节,幸存者们围着篝火,从垃圾堆里拼凑出一台能用的机器。但问题是,我们买的是车,不是末日求生套装。我花十几万,是为了享受现代工业文明的便利,不是为了体验一把《辐射》真人版。
李斌老师那句话说得好,所有车企公布的订单加一起,超过一个亿。为什么?因为这帮孙子把房地产那套“画大饼”的功夫学得是炉火纯青。开盘前,售楼处里人山人海,全是连夜排队的“意向客户”,气氛烘托到这儿了,你不下定就感觉错过了一个亿。结果呢?那些全是托儿。车圈也一样,发布会上订单数据一滚,几十万的数字跟不要钱一样往外蹦,结果真金白银掏钱的,就你一个傻子。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当资本的潮水退去,喧嚣过后,你的爱车就成了一个扔不掉、修不好的“电子活死人”。它静静地躺在你的车位上,占着地方,烧着保险,还时不时提醒你,你曾经是多么天真。
所以现在很多朋友问我,车到底该怎么买。说真的,我现在看到那些特别复杂的车机大屏就头疼,我只想有个收音机,能连个蓝牙就行,是我老了吗?我只能说,在掀桌子式的黑暗森林里,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现在的汽车市场,不是请客吃饭,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一换一。最好的防御,就是离战场远一点。
买车,别去信那些花里胡哨的“品牌故事”和“颠覆性技术”,那些东西在公司倒闭的公告面前,一文不值。你就打开销量排行榜,从前十名里挑。对,就这么简单,这么枯燥,这么乏味。但能活,就是能活。
因为销量高的车企,就像武侠小说里那些名门正派,虽然可能有点虚伪,有点不思进取,但起码山门还在,轻易不会倒。你买了他们的车,就像交了保护费,至少十年内,你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给你换把剑。而那些新势力,就像突然冒出来的魔教奇才,功夫很炫,声势浩大,但可能下一秒就因为练功走火入魔,直接原地爆炸了。
所以,买车这种事,最后还是得听妈的。买那个最大、最响、最俗的。因为俗,才能活。在这个大家都在发疯的时代,做一个无聊的普通人,就是对自己钱包最大的负责。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