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氟离子电池研发曝光,低价电车续航或破千公里
最近这阵子,微信群里天天有人在讨论新出的电池,说是又要颠覆了。其实我记得去年还在为快充头发愁的时候,宁德时代那边就有师傅吹过5C、6C的事儿,比亚迪更夸张,说10C都搞出来了。可身边真买经济型纯电的哥们,大多还是老样子——充一次慢悠悠地等咖啡凉两回。你说技术是进步没错,可落到咱普通人手里的时候,总归差点意思。
上周去修车店补胎,小马师傅一边给我拧螺丝,一边感慨:“现在锂电池啊,你再怎么不信它,也没啥别的能选。”他说他表弟前阵子还琢磨着等固态上车,“结果那玩意儿光画饼,不知道猴年马月才用得起。”群里也有人开玩笑,现在但凡提个新概念,都像是炒股一样——先把现有产品贬一通,再吹未来多美好。
说起来,日本品牌做事向来跟主流反着来,这话不是空穴来风。当初全球都往动力锂电方向冲,他们非得捣鼓氢燃料,还定价七十万起步,听起来像段子,但是真实发生过。我邻居老赵原本挺看好油混技术,每次路口堵着,他就摇下窗户嘀咕一句:“日系这套省油靠谱,就是太保守。”
不过眼瞅着特斯拉和国内这些新能源厂商,把锂电这一块越卷越狠,日本人估计也觉得追不上了,就想着走捷径。丰田前些年大肆宣传固态成果,我表弟当时差点动心入坑,后来才发现国内欣旺达、比亚迪这些早已暗搓搓布局,有些甚至明年小批量试水生产。这下丰田靠专利收授权费的小算盘怕是打不响了。
于是最近又冒出个“氟离子”新词儿。有位做实验室的小学妹,在群里科普半天,说理论上这种东西能量密度比现在用的锂高六七倍,同样重量装进去,那续航轻松破千公里不带喘气。而且安全性高,不容易自燃爆炸什么的,更关键的是原材料储量大,用起来成本还可能更低。“要真能搞成,以后五六万块钱的小车也敢标1200km续航。”她这么一说,好多人心动。但另一头小胡直接怼回来:纸面参数谁不会写?实际应用哪那么简单!
讲真,这种黑科技听着唬人,其实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前几天见维修站的大刘,他悄悄告诉我,“你别看新闻吵翻天,到底啥时候便宜又稳定地装到民用车上,还早呢!”行业内外人才流动那么快,有点突破立刻全世界共享,你想一家独大根本扯淡。
顺便插一句,上个月碰到一个喜欢研究冷门配置的大叔,他吐槽市面上一堆号称长寿命的新型动力包,其实冬天掉速照样厉害。他亲测某款带预热功能的新车型,在东北零下二十度勉强撑住350公里,比官方数据缩水不少。所以吧,新技术再怎么牛皮哄哄,到底还是得跑进寻常百姓家,经受住考验才算数。
至于朋友圈那些“等等党”,总觉得明年就会有革命性突破,一味拖延换车计划。我媳妇去年就是被固态忽悠瘸了一阵,本想熬几年直接一步登顶,现在倒好,看来看去该买还是得买现实中的靠谱货色。不然像楼下王姐那辆老PHEV,今年春季刚过保修期,高压线束出了毛病,她找售后折腾三趟,人家甩锅推脱最后只赔付了一半工时费,这种糟心事一点都不少见。
最后讲个题外话,我隔壁县城一个远房亲戚,两年前图便宜收了一台二手纯电轿跑,本以为能薅政策羊毛省油钱。这两月突然闹罢工,一查竟然因为长期暴力快充导致部分单体衰减严重,只剩不到70%的容量。他懊恼地说以后再遇见什么超高倍率快充宣传,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和耐心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