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自驾返程,刚上高速就被堵得心烦。有人调侃“这队伍,是不是前面又有事故?”可等好不容易挪到头一前方路面空荡荡,只见一辆小轿车慢悠悠地占着快车道,后面排长龙。类似场景,不少司机都遇到过——明明限速120,却有人偏要80码“霸占”快道,让整条路跟着憋屈。
时间回拨到清晨7点,一热门视频引发热议。一辆白色轿车在高速快车道上死活不肯超越大货,被后方车辆连续鸣笛、闪灯催促也无动于衷。镜头切换,只见大货早已驶离,而小轿却依旧按部就班地低速行驶,把本该畅通的主干线变成了临时停车场。有网友直言“不是不会开,是根本没想过别人。”
高速拥堵并非总是因为事故或流量爆表。据公开资料显示,“龟速挡路”正成为部分城市节假日高峰的主要隐患之一。一项交通管理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在某省2023年国庆期间,高速公路因低于最低限速长期占用左侧快道造成的缓行和拥堵,占比超过25%。不少老司机表示,这种现象不仅拖慢整体通行效率,还容易引发追尾、强制变道等安全风险。
从交规角度高速公路左侧为超车专用或快速通行,如果驾驶员技术有限、心理压力大,本可以选择右侧慢车道。但现实中,总有个别车辆“稳如老狗”,仗着自己守规矩,却忽视了背后的长龙和大家出门赶时间的焦虑感。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类行为实则属于典型的不文明驾驶。“有些人以为只要不超速就是安全,其实低于最低限速同样违法。”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高架及高速道路设定最低时速,如持续明显低于标准且妨碍正常通行,将会被处以罚款甚至记分处理。
网上争议声不断,有人力挺严格执法,也有人认为应加强科普与提醒。“老人新手怕开太快能理解,但不能影响所有人的节奏。”一位出租司机分享,“碰上这种情况,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冒险变线,很难受。”更有网友吐槽真正考验素质的时候,不是你一个人在家里,而是在公共空间如何照顾他人的权益。
那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专家建议,如果发现前方车辆长时间占据左侧且明显偏慢,可通过保持距离、安全鸣笛或远光提示提醒对方。如果对方仍未让出,应耐心等待适机会再变更至其他可用车道完成超越,避免急躁操作。自身若因经验不足无法维持较高速度,更适选择右侧常规或慢车型,以免成为移动障碍。多地交警已加装监控抓拍此类违规行为,上路前务必留意当地相关规定,以免吃罚单添烦恼。
值得注意的是,“龟速霸道”的背后也反映出部分驾驶员对规则理解不到位。培训机构负责人坦言,新手学员普遍重视防止超标,却忽略了理提档配流量。“教练说‘宁愿慢点’,但没讲清楚‘在哪儿’和‘多慢算违规’。”未来提升道路体验,还需靠执法、宣传与每个人的小改变共同作用——毕竟谁都可能既是抱怨者,也是制造者。
下次再遇到莫名其妙的大塞,不妨多观察几眼究竟是天灾还是人为?对于如何平衡个人习惯与集体效率,各自怎么看待?
评论区交流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