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首席执行官:全球对新汽车的需求每年达到9000万辆

福特公司老大吉姆·法利,2月8号在外媒面前说了一句实在话:全球每年需要的新车大概在9000万辆,可中国一年就能造出超过3000万辆车。

这一句话,简直震撼了西方汽车行业的神经!

之前总有人说中国就只会在后面跟着跑,可现在的情况是,连福特都忙着向咱们的电池企业学习经验呢!

更让人震惊的是,中国的年产量已经突破3000万辆,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制造方面,咱们已经领先全球整整一代。这可不是光说不练,完全是实打实的数据。

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汽车走向全球,绝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命中注定的事。

福特CEO的账单:全球9000万辆,中国一个国家就干了三分之一

2月8日,福特汽车的老大吉姆·法利在采访中提到,全球每年新车的需求大约是9000万辆,而咱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已经超过3000万辆了。

这组数据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真的是反映了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变化的现实情况。

福特首席执行官:全球对新汽车的需求每年达到9000万辆-有驾

2023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终于破了3000万辆的大关,真是刷新了历史新高,继续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回头看看,从1956年第一辆国产车下线,到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再到如今年产量突破3000万辆,这趟中国汽车工业的飞跃之路,才用了不到70年,真是牛逼闪闪!

这3000万辆之中,新能源汽车的作用真是特别明显。就拿2024年11月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就已经超过了1000万辆,成了全球第一个达到这个成就的国家,真是了不起啊!

福特的老板心里那个急啊,背后藏着的是美国市场的真实难题。说到2022年,美国一年卖出的电动汽车总共也就63万辆,这个数字和中国的市场规模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美国的生产能力跟不上需求增长,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也比中国差得远。这就是吉姆·法利公开说的,他想借助中国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填补美国在电池制造这块的短板。

福特首席执行官:全球对新汽车的需求每年达到9000万辆-有驾

全球9000万辆的市场大饼中,中国汽车的产量就占了三分之一,成本优势也是甩其他国家好几条街。咱们的汽车产业链可真是相当完善,从上游的锂矿开采,到中游的电池生产,还有整车的组装和出口,每个环节都运转得飞快,形成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

福特的CEO这番话,其实是对一个事实的认同: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从赶超者变成了领先者。这种转变可不是说来就来的,而是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眼下,全球汽车行业的新格局渐渐浮现:中国已经不仅仅是个市场,还是规则的制定者。这股趋势还在不断加速呢。

从电池到整车,中国技术全面压制:福特也只能低头

福特的CEO在那次采访中直接说,中国在电池制造方面比美国领先了整整10年。这可不是个人的看法,而是真实反映了产业格局的变化。

如今,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产能占据了全球的83%。像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在磷酸铁锂电池(LFP)这一块儿,市场份额可是走在世界前头的。LFP电池因为安全又便宜,已经成为新能源车的标配。说起这项技术,最初是美国搞出来的,结果在那边没搞头,反倒是被咱中国给带起来了。

福特首席执行官:全球对新汽车的需求每年达到9000万辆-有驾

福特汽车现在在密歇根州搞个BlueOval电池园区,计划在2026年投产。要说这核心的LFP技术,完全是从宁德时代那儿授权来的。虽然福特为了避开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限制,选择了全资持有和技术合作的方式,但归根结底,这其实是美国在新能源领域向中国技术“借力”的实质表现。

中国的电动汽车企业在动力电池、电控系统和电机这三个方面可是走在前头,这可真是推动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的产量竟然突破1000万辆,真是惊人,占全球新能源车产量的一半以上。这连续三个月,国内的电动汽车销量比例都超过50%,让中国成为了第一个燃油车销量被新能源车超越的国家市场。

这一切,都是在前期布局的基础上打下的基础。早在十年前,中国政府就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转型的方向。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持续加大了政策扶持、科研投入和产业资金的支持力度。

福特首席执行官:全球对新汽车的需求每年达到9000万辆-有驾

各地的地方政府都陆续推出了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咱们中国的充换电网络已经是全球最完善的了。

面对这样的系统性优势,福特的CEO在采访时直言,单靠美国的创新不够,要追上竞争对手,得借鉴借助中国现有的技术和经验。如今,中国的技术输出,真是全球电动车产业重塑的重要推手。

在这条技术引领的道路上,中国制造早已遥遥领先,势头强劲,没法阻挡。

欧盟的焦虑与加税:中国汽车照样加速前行

202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了反补贴调查,结果没人预料到,这可是没等到欧洲本土企业的正式投诉就主动出击,引起了不少争议。到了2024年10月,欧盟毫不客气地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最高45%的关税。

福特首席执行官:全球对新汽车的需求每年达到9000万辆-有驾

这关税措施的出台过程真是跌宕起伏,矛盾重重。德国、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家投了反对票,而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则拼命支持,还有12个国家选择了弃权。最终,欧盟委员会凭借程序的优势强行通过了涨税方案,但内部裂痕已经显而易见,大家的分歧可真够大的。

从数据上看,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的市场份额蹭蹭上涨,从2019年的0.4%跃升到2023年的7.9%,总销量竟然占了欧盟电动车市场的19.5%。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凭借着价格便宜、技术先进和供应链的高效整合,直接冲击了欧洲老牌车企的核心利益,让他们可真是坐不住啦。

福特首席执行官:全球对新汽车的需求每年达到9000万辆-有驾

面对中国汽车的迅猛发展,欧盟一方面扛起保护主义的大旗,另一方面又急忙拉拢中国的电池科技,想赶紧填补自己在新能源转型上的短板。中欧两地的产业链紧密相连,早就没法彻底割席断交了。

2024年11月,咱们中国将欧盟的电动车反补贴措施递到世界贸易组织,准备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来撕扯一番。中国政府特别指出,欧盟这种搞法简直是“双重标准”,在全球自由贸易的规则面前压根站不住脚。

实际上,中国的电动车企业享受到的政策扶持,跟全球范围内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是一个趋势。要知道,欧洲车企在咱们中国同样能享受到不少政策上的照顾,啥时候听说过他们被说成“倾销”呢?

福特首席执行官:全球对新汽车的需求每年达到9000万辆-有驾

在这场贸易摩擦中,中国的电动车产业链展现出的成本掌控能力、市场反应速度,以及供应链的整合本事,真是成为了打破关税障碍、直面消费者市场的最强武器。

眼下,全球对绿色转型的渴求越来越旺盛,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就算保护主义再怎么抬头,中国汽车的加速扩展早就深入到国际市场,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参考资料:

关于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事儿,背后可真有不少文章。一方面,欧盟内部可谓是个“八百个心眼子”的地方,各种利益纷争、博弈随处可见。毕竟,电动汽车的发展迅速,让不少国家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在这场博弈中,关税成了他们保护自家市场的一种手段,想法子限制来自中国的产品,毕竟谁都想在这场市场大战里占点便宜。

电动汽车贸易争端该如何解决呢?咱们得从中欧之间的互动来看看。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涉及的利益方可多了。首先,得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双方可以通过对话机制,来摸清彼此的底线和需求,以便寻找到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再者,合作研发也是个不错的办法,联合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增进合作关系。最后,建议寻求第三方调解,找个公正的仲裁机构来帮忙,以便公平合理地处理争端。总之,化解争端的关键就在于互信与合作,别让误会和误解继续扩大。

立足比较优势 造福世界人民——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述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05-01

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的领跑者。——央视网,2022-05-26

1000万辆——11年间的飞速成长,我国新能源汽车真是跑出了“加速度”!——央视网,2024-11-14

福特掌门人: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比美国领先整整十年。——盖世汽车资讯,2025-02-10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