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

小鹏P7+拆车体验:18万起步的“大块头”,内饰细节和空气质量真有惊喜?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那天刚下班,群里又炸开了锅。一个哥们儿发来一张照片,说他终于提了辆小鹏P7+,问我们谁有空去“拆”一把。我这人对新鲜玩意儿总是忍不住好奇,更何况小鹏P7+最近在朋友圈刷屏得厉害——个头大、外观帅气、价格还只要18万起,谁能不心动?正好周末没事,我就拉着工具箱过去凑热闹。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到了现场才发现,这车比想象中还长了一截。朋友站在旁边笑:“你看,这尺寸,不说别的,就冲着这体型和颜值,也够唬人的。”不过咱干自媒体久了,对这些表面功夫早就免疫。今天我更关心的是它内饰用料到底咋样,以及网上老说的新势力“成本优化”到底省在哪。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先从车门开始鼓捣。打开前门,一眼看到那锻造铰链——这玩意以前常见于欧系车型,现在新能源也慢慢普及了。这台P7+配的是无框式车门,看起来确实高级,但实际摸上去,那种厚重感稍微逊色点。不过里面隔音棉倒是铺得挺实诚,大面积覆盖钢板,只留两个检修口,用硬塑料板密封,比起之前老款的小鹏P7用的软质发泡或者塑料膜,这次感觉靠谱不少。而且G6虽然也是大面积隔音棉,但人家后排还是铝合金材质,小鹏P7+这里就全是钢板。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我顺手把前门内饰板卸下来,还真发现点新东西:气压传感器!这个配置其实不是每台新能源都有,它主要帮气囊弹出时反应更快、更准,据说提升安全性。同场一起玩的几位朋友,有人开过旧款P7,他立马插话:“诶,我那台可没有!”看来这一项算升级吧,不过G6上也有类似设计,只能算跟进主流。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再往里瞅侧防撞梁,是W形结构,跟现在市面上一些主流车型差不多。不过仔细敲敲打打,你会发现只有后门加了一根加强筋,加强支撑强度。但后排座椅靠背让我略皱眉——竟然没有钢板,而只是塑料蜂窝板填充。这一点和同品牌高配车型形成鲜明对比,人家都舍得给钢制加强件,小鹏P7+直接省掉了。对于日常家用来说影响有限,可如果你追求极致安全感,总归会介意那么一点点。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讲到地毯下面,有个环节特别容易被忽视,就是甲醛释放量检测。我特地带来了仪器,在原生地板材料、大线包裹布基等地方分别测了一圈数据。有意思的是,甲醛释放量并不高,比如座椅只有0.017毫克每立方米、顶棚0.026毫克每立方米,而整个地板区域则为0.126毫克每立方米。在23℃恒温环境下,把整辆车密封16小时再测空气质量,最终出来的数据是0.058毫克每立方米(甲醛),TVOC为0.65毫克每立方米。这组数据放在行业里来看属于相当友好的水平,对鼻子敏感的人也不用担心坐进去满脑子胶水味儿。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不过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舍得堆料。例如后排中央那个看似独立的头枕,其实只是个海绵包,没有金属骨架不能升降。当时我们几个轮番坐进后排,一个胖哥们直呼“没安全感”。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平时就是三口之家,很少有人挤中间位置,这部分简配未必会成为决定性槽点。但要是真遇到极端情况,比如偶尔五个人出行,高速上临时刹停……这种设计多少让人琢磨两秒钟该怎么权衡取舍。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聊完结构,再补充几个圈层里的冷知识。有位做二手电动车生意的大姐悄悄告诉我,现在像这种尺寸大的纯电轿跑二手保值率其实一般般,因为大家买的时候图新鲜,到换代更新迭代太快,所以入手价格低成最大优势。“买回来自己爽几年,不指望卖出去还能赚回啥。”她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也提醒身边不少想抄底纯电大轿跑的人:预算紧张可以考虑,但别幻想保值神话延续太久。她补一句,“市区通勤真的舒服,每天接送孩子空间绰绰有余。”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另一个养护上的真实故事,是一位老司机分享的。他平时喜欢自己鼓捣维修,说小鹏系列现在取消副防撞梁、保护泡沫之类配置,让他觉得保险杠轻薄不少。“磕碰一下维修便宜是真的,可心理落差也明显。”他说自从换成磷酸铁锂电池以后,每次夏天暴晒停车场,再启动空调降温速度稍微慢一些,不过整体稳定性倒很安心,不像三元锂时代天天担心衰减问题。他最后总结一句,“花的钱少,该妥协还是要妥协。”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前阵子一次聚餐,一个兄弟喝多吐槽:“买这种价位的大块头,你指望啥?肯定不会什么都给你堆满啊!”他的语气虽带玩笑,却道出了现实购车圈子的共识。如果追求全部拉满,那只能不断往预算加码;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一辆外观够派头、空间足够宽敞、安全配置在线,同时价格还压到了20万以内的新势力纯电轿跑,无疑具有很强吸引力。所以上市3个月交付超三万辆,并非偶然现象,本身就是市场需求与产品定位精准匹配后的结果罢了。不少第一次尝试新能源或家庭增购第二辆通勤用的小伙伴,都愿意为此埋单,用脚投票最直接有效!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回顾今天的一番折腾,其实更多是一种生活碎片记录。从表面光鲜亮丽,到内部精打细算,每一步都是工程师和市场之间博弈后的产物。如果哪一天你走进展厅,被“小鹏 P7+”硕大的身躯吸引驻足,请记住那些藏在缝隙里的取舍与考量。毕竟生活本来就是选择题,没有绝对完美,只能按需拿捏分寸罢啦!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定论。

18万起小鹏P7+拆车实测:内饰细节与空气质量大揭秘-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