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 50 万级豪车还在为月销破千沾沾自喜时,极氪 9X 用一组疯狂数据炸翻了车圈 ——8 月 29 日开启预售仅 1 小时,订单数就飙升至 42667 辆!换算下来,相当于每秒都有 12 位车主签下购车合同,这个速度甚至把以 "爆款制造机" 著称的问界 M9 都甩在了身后。在新能源市场增速放缓的 2025 年,这款起售价 47.99 万元的豪华 SUV,凭什么让消费者疯狂下单?
极氪 9X 能引爆市场,首先靠的是 "武装到牙齿" 的产品力。作为极氪品牌的旗舰 SUV,它搭载了全栈 900V 高压架构,纯电续航高达 380km,更支持 6C 超快充技术 —— 喝杯咖啡的 9 分钟时间,就能把电量从 20% 充到 80%。这种补能效率,彻底解决了新能源车主的续航焦虑。
性能方面更是让人惊叹,四电机混动系统爆发出 898 马力,零百加速仅需 3.1 秒,这个成绩让不少性能跑车都自愧不如。而 5.2 米的超长车身搭配 3.2 米轴距,不仅提供了 4/6/7 座多种布局选择,第二排零重力座椅还支持电动腿托和一键躺姿,把 MPV 的舒适性搬进了 SUV。
智能驾驶层面,5 颗激光雷达 + 双英伟达 Thor 芯片的豪华配置,让极氪 9X 实现了 L3 级辅助驾驶能力。这套 "千里浩瀚 H9 方案" 能实现 360° 无死角感知,无论是城市拥堵还是高速巡航都能轻松应对。对比同价位的问界 M9,极氪在智驾硬件上明显更舍得下本钱。
如果说产品力是基础,那极具诱惑力的定价和预售政策就是点燃订单的导火索。极氪 9X 47.99-56.99 万元的售价区间,刚好卡在问界 M9(46.98-56.98 万元)和理想 L9(40.98-43.98 万元)之间,既避开了与理想的直接价格战,又比问界提供了更强的动力性能。
更妙的是预售权益设计:支付 5000 元意向金可抵 10000 元购车款,还免费赠送价值 1 万元的电动踏板,二排双旋转座椅选装价直降 6000 元。这些 "真金白银" 的优惠,成功刺激了消费者的下单冲动。要知道,这个价位的消费者虽然不差钱,但谁也不会拒绝实实在在的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极氪这次采用了 "意向金可退" 的策略(上市后可申请退款),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门槛。这种 "先占坑、后考虑" 的模式,有效提升了订单转化率,这也是 1 小时高订单量的重要推手。
极氪 9X 的火爆,也离不开消费者对极氪品牌的 "补偿心理"。作为曾经的 "国产之光",极氪 001 在 2024 年曾创下月销 1.4 万辆的佳绩,但 2025 年因频繁改款导致的 "背刺老车主" 事件,以及电池故障、智驾功能未兑现等问题,让品牌形象一度受损,3 月销量暴跌至不足 3000 辆。
极氪急需一款旗舰车型来挽回声誉,9X 正是带着这样的使命而来。从产品定位到配置诚意,都展现出极氪 "重新做人" 的决心。市场显然也愿意给这个曾经的优等生一次机会,毕竟在 50 万级豪华 SUV 市场,消费者早已厌倦了 BBA 的老套路,急需有新鲜感的产品出现。
极氪 9X 的成功,也印证了 "技术下放" 的市场魔力。以往只有百万级豪车才有的空气悬架、激光雷达、四电机等配置,如今在 50 万级车型上就能享受到。这种 "越级体验" 精准击中了新中产的消费心理 —— 花更少的钱,享受同等甚至更高的豪华体验。
不过在狂欢之余,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潜在的风险。4.2 万辆订单看似风光,但极氪能否按时交付?要知道极氪 001 曾因产能问题导致交付延迟,这次 9X 的生产复杂度更高,供应链压力不容小觑。
另外,这些订单中究竟有多少最终会转化为实际销量?虽然极氪采用了 "上市后可退意向金" 的政策,但如此庞大的订单量,难免会有部分消费者因等待周期过长而转投竞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下单还需理性:如果你急需用车,建议观望首批车主的反馈再决定;如果不着急提车,倒是可以先付 5000 元占个坑,毕竟预售权益确实诱人。
极氪 9X 的 1 小时狂销,既是中国品牌高端化的里程碑,也是新能源市场消费升级的缩影。当技术实力足够支撑起品牌溢价,当消费者不再盲目迷信洋品牌,中国汽车品牌的黄金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极氪 9X 能复制理想 L9 的持续热销,还是会重蹈极氪 001 的覆辙?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