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奇瑞联合打造新MPV,智能生态与国产实力能否成车市搅局者

说到最近汽车圈又翻新了新花样,这次轮到鸿蒙智行智界的MPV露脸,还是路试谍照曝光。

视频刚出来没多久,车圈的小伙伴们就已经开始扒拉各种细节了。

这回爆料的是抖音的汽车博主@豫说车,直接丢了路上实拍的视频,外观一眼看过去,整个车身给人的感觉挺硬挺的,大气范儿十足。

侧面线条说不上流畅优雅,但高高方方的身姿,怎么看怎么像是典型的国产商务MPV那种“不求美,只求大气”的设计思路。

前脸也没啥惊喜,果不其然是智界S7、R7重复套娃设计。

家族脸谱这事,国内车企是越来越热衷了,碰到同品牌新车,常常让人一时分不清楚到底是哪一款。

有意思的是,头顶还俏皮地挂着激光雷达,像小学生帽子上的红星一样惹眼。

激光雷达这个配置在测试阶段出现倒不稀奇,毕竟现在谁家MPV不想着智能座舱+高阶驾驶辅助?

讲真,现在要是新车头顶没点“黑科技”的标识,仿佛都不好意思跟隔壁家打招呼似的。

但我有点好奇,就这么一台车外观上也没多新鲜,咱们真能对它未来上市抱什么憧憬吗?

别急着下结论,内在是关键。

爆料说平台用的是E0X-L,还搞了个神秘代号“EHV”,还挺像什么特工片里的暗号。

动力方式分两种:纯电和增程。

这个选择其实挺照顾现阶段国内用户的,无论是想体验新能源科技范儿,还是考虑续航焦虑,都能捎带一下。

电池供应商选了宁德时代,实在也不意外。

毕竟你看现在国内新能源头部品牌,谁家不给宁德时代打电话?

就像买包子都要指定老店的,已经成了行业标配。

上市时间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小道消息和官方节奏总是有点朦胧,谁知道会不会再拖几下?

不过从现有节奏看,明年见面大概率咱们不会扑空。

要说智界的背景,其实也是挺有故事的。

华为和奇瑞联手,打造出了这个品牌。

一个是智能科技的领头羊,一个是传统汽车的老炮儿。

你以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想的美,不少网友其实还在追问:华为现在是汽车圈的“灵魂供应商”,究竟当“供血”的角色快乐吗?

前阵子奇瑞可还在研究星纪元E08,据说四月份的北京车展上就秀了一波。

原本今年还准备冲量产呢。

谁知道剧情一转,E08项目停了,团队的部分员工直接打包去了智界。

这不是明摆着把豪华MPV的首发机会送给了智界?

到底是公司内部战略变动,还是技术路线临时调整,暂时咱们也只能靠消息人士的只言片语来拼拼图。

华为奇瑞联合打造新MPV,智能生态与国产实力能否成车市搅局者-有驾

对于那些原本还在期待星纪元E08的人,估计这下失望多过惊喜了。

感觉有点像玩预售抢购,结果最后说:不好意思,产品停产,换新货吧。

有朋友问,那这样一波操作下来,奇瑞是不是在憋大招?

还真没那么简单。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今年的2025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就自爆了,“奇瑞的新实验室其实是在模仿华为。”

说白了,开阳实验室就是照着华为2012实验室的模板去组建的。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致敬,不是抄袭。”

但再一想,车圈要发展,能参考顶流科技企业的路子,倒也算紧跟潮流。

“Copy”的事,咱们听着也习惯了。

毕竟现在谁家企事业,不想着对标一下华为思路?

有网友打趣:以后奇瑞是不是该改名叫“车圈华为分公司”?

这消喘着口气,谁还不是个“跟随者”呢?

不过从大盘来看,这场戏的主角真的只是在乎“豪华MPV首发权”吗?

未必。

更多的还是车企与科技巨头之间的生态融合,像什么“软件定义汽车”、“硬件驱动创新”,这些词儿你隔三岔五都能听到。

华为除了搞手机,鸿蒙智行就是个鲜明的汽车+智能生态实验场。

联手奇瑞,既能借力传统造车工艺,又能顶着华为智能底盘、鸿蒙车机这些新鲜玩意,妥妥的“混血儿”。

你以为这混血儿未来不会有什么奇迹?

咱也不敢拍胸脯保证,但按照行业趋势,谁家要是没点软硬件结合的牌面,真可能被新一代用户“淘汰出局”。

说回这辆新MPV的方方正正,可能有人觉得造型太常规了,没啥美学创新嘛。

但对于中国家庭或商务需求来说,大空间、高顶、功能性才是MPV的灵魂。

像欧系那些流线型MPV,进来没多久就折戟沉沙,还是要知道消费者要的是啥。

从目前曝光的样子,智界这台车不是奔着猎奇,也不是嚣张张扬,这种稳妥得有点“中庸”了。

有朋友调侃,一台中国MPV,方正如书包,不时尚,但好用就行。

咱们的审美要是以实用主义为纲,不用多花里胡哨的灯光设计、切割线条,说不定销量还能更好一点。

当然,这只是阶段性的解读。

真要等量产上市,谁知道会不会突然来个激进版,把尾翼都装上去?

这些都不好说,车企的玩法变起来比彩虹还快。

激光雷达这项配置,象征着智能驾驶和高级辅助的能力。

但其实,很多人对“智驾”还是有点心里打鼓。

你说,真到关键时刻,能不能躲避风险、能不能识别障碍?

再加上法律、政策、技术成熟度这些障碍,真想让车自己跑起来,离人车合一的理想还远着呢。

这部分配置对普通买家倒称得上“锦上添花”,但没有也不会伤筋动骨。

感觉像某些高端手机功能一样,用了炫酷,不用也不掉分。

关键还是智驾能不能真让用户安心、用着舒心。

就像流行语说的:“配置都高了,但智商还不够咋整?”

车厂们还得搬砖,冲着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去努力,不然大家都说自己“有激光雷达”,最后变成了车顶装饰,那图啥?

回顾一下这场“车圈马甲秀”,其实更像是一次技术路线和组织结构的重组。

星纪元E08停了,员工转岗智界,奇瑞和华为继续处于深度绑定的状态。

这种人事、项目上的大挪移,在汽车行业并不算稀奇,毕竟哪家企业没有过“做梦-踩坑-重生”的故事?

华为奇瑞联合打造新MPV,智能生态与国产实力能否成车市搅局者-有驾

可对于一直跟着星纪元E08新闻的小伙伴来说,心理落差确实不小。

本想看个君临天下的高端车型,结果临门一脚被告知“换品牌”,这谁心里能没点怨念?

不过换个角度看,技术和团队的重新整合,说不定会带来新突破。

乱中有序,是汽车行业最真实的日常。

说不定正是这些看似混乱的变动,给了新品牌更多成长的空间。

这里面,尹同跃的坦荡发言也不少见,他主动承认“紧跟华为”,这个姿态跟国内其他车企多少有点不一样。

不少车企嘴上说合作,心里又想独立当家,但奇瑞明摆着把“模仿”放在台面上。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有技术、有资金、有品牌,有人脉。

但风险也清楚——未来要是华为有事或战略调整,奇瑞就会被牵着鼻子走。

所以有人在网上调侃,哪天奇瑞和华为闹矛盾了,车圈会不会出大新闻?

华为奇瑞联合打造新MPV,智能生态与国产实力能否成车市搅局者-有驾

车企之间的暧昧关系,不就是一边拥抱一边试探?

业内人士早就有心理准备:想做头部,必须抱紧科技大腿。

但万一科技大腿用力一甩,小弟们也只能在空中自由落体,谁都不能保证啥时候会摔下来。

这也是中国汽车圈的危机感之一吧。

但目前阶段,跟着华为冲是没错的选择。

不踩雷就行,至于缺陷和隐患,留给未来去发现。

说到华为,背景那是真大,有手机、芯片、OS,有汽车舆论场。

智界这新MPV,打的是智能、空间、品牌三张牌。

而奇瑞的角色变得微妙,不再是传统汽车的技术托底,而有点像华为“豪华副驾”。

不过你要说消费者真的在意品牌归属吗?

以为谁造的车决定性能和安全?

其实最终还是看产品。

好看、好用、价钱合适,这才是最有底气的硬道理。

至于车企和科技企业在后面怎么斗法,当然也影响决策,但普通买家不会在意得太多。

除非哪天真的闹出爆炸性新闻,否则大家还是更爱自己的钱包和体验。

所以市场终究是市场,搞事情归搞事情,最终比拼的还是用户口碑。

目前来看,智界MPV的路试曝光掀起了一阵关注,但真到市场上能不能搅局,这还得等明年见分晓。

如今汽车圈如同快节奏闯关游戏,每天都有新动作,但真正站住脚的产品不会太多。

MPV市场的蛋糕很吸引人,看看理想、腾势这些“前辈”,压力山大,智界新车很难偷懒。

况且行业变数实在太多,说不定半路又来个新黑马打乱布局。

谁能笑到最后?没人敢打保票。

回头说一句,整个行业现在面临着技术整合、人事变化和品牌升级三重叠加。

一个路试曝光,背后可是无数开发团队的调动和大量资源的重新分配。

这些变化有风险,也有机会。

2024年,国产车企和科技公司合纵连横的戏码还在继续上演。

而车迷和消费者,则继续看热闹不嫌事大。

之后咱们就期待智界MPV真的如传言那般,能带来点不一样的感受吧。

大空间、智能座舱、高级辅助,谁说不能成为下一个爆款?

当然,等钥匙真正握在手里的那天,才是真正考验它的时候。

聊到这,咱们不如一起思考:你觉得在车企和科技公司频频合作的今天,未来汽车的“灵魂”到底属于谁?

是不是智能和空间已经成了硬指标?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集思广益。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