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这个看似风光无限、但也被消耗得皮糙肉厚的“蔚来”,终于又把自己拉回到聚光灯之下。
说蔚来已经迎来了人生拐点,听起来像鸡汤,但要看数据,可不是唬人的段子。
乐道L90火爆上市,首月就交付了一万多台,蔚来历史最快破万的轰炸式新纪录,估计连蔚来自己也有点意外。
全新ES8还没正式上路,订单却飙到让李斌直接拍板加产能,这架势,着实有点“下一步就飞”的意思。
其实,如果把时间拨回三四个月之前,蔚来的处境就没有现在这么美。
广大网友和市场对“蔚来能不能活下来”表示过集体怀疑,不论是财务层面的压力,还是产品端的竞争,蔚来仿佛被推到悬崖边上。
而现在,这家公司拿着转暖的财报、爆款新车和那份长期主义的底气,走到了新阶段的门口,还把自己的目标立得挺硬——直接要冲刺四季度盈利,也打算用一把漂亮的数据重塑大家对蔚来的认识。
有那么点不服输的劲头,也是蛮可爱的。
李斌在电话会议里可有点小骄傲。
他说:“今年二季度,蔚来迎来了一个新周期。”
销量也好,经营曲线收益也罢,反正开始走上了正轨。
但话别说太满,蔚来到底靠什么翻盘?看细节呗。
蔚来最近写在财报上的都是“降本增效”。
摆明了,要钱花得聪明点。
72,056台的二季度交付,比去年涨了四分之一,环比更是拔高了七成。
营收190.1亿元,创了新高。
毛利率爬到了10%,现金储备也冲到了272亿。
你说这是业界大象慢步,还是潜力股的突然爆发?反正数据不会说谎。
李斌在财报电话会上语气里透着“稳”。
毛利率没有崩,其他业务还能翻身,CBU机制一落地,管理效率直线拉满。
亏损环比缩了三成多,那可不是嘴皮子说说而已。
关于CBU这个新词,其实很有意思。
它把蔚来的各项业务拆分得像拼乐高,每个单元都得自己算账,自己为投入产出负责。
不再一锅烩,谁有能力就多吃点肉,谁效率低就得减肥,这才是现代企业的“体能挑战”。
可以说,这是蔚来这两年和老问题死磕出来的结果。
CFO曲玉讲得直白:“我们正迎来财务方面的结构性拐点,进入良性循环。”
这话的分量不轻,特别是在蔚来之前总被质疑财务泥潭的时候。
“良性循环”这词说出来,不光是股东听了放心,团队自己估计都感觉股价又要扶摇直上。
展望未来,蔚来说第三季度预期交付要再上一个台阶,87,000到91,000台,挺大胆。
营收要冲218亿到229亿,一副要把历史纪录翻新的气势。
四季度拼劲最猛,目标是乐道L90和全新ES8两款爆款车型把整季都铺满,整车毛利率定在16%-17%的区间,盈亏平衡就在眼前晃悠了。
关键零部件自己研发,采购和成本压得紧,四季度这俩车型的毛利率想定到20%,真要是做出来,那老李就得请团队吃烧烤了。
财报出来之后,蔚来股价蹿了3%多,券商和机构也跟风唱多。
方正证券把“推荐”标签贴得紧,中金还上调了净利润预期——2026年有望“全年盈利转正”,直接把目标价拉高一半不止。
市场的信心,一半来自数据说话,一半也靠这几个人的定力。
其实蔚来最让人服气的,还是这两款爆款——乐道L90和全新ES8,简直就是用数据硬刚市场。
乐道L90上市首月就爬上了交付一万多台的山巅,直接把蔚来的月销量推高到三分之一。
全新ES8也在预定热潮里冲到了队伍最前面,让整个蔚来供应链都插上了“加把劲”模式。
李斌直接说产能优先,乐道L90十月月产能升到1.5万台,全新ES8十二月也要冲到1.5万台,这事说出来,真的不是吹牛,光是如此激进的规划就能看出蔚来的赌性和背水一战的决心。
不仅这两款新车火爆带动了整个蔚来销量,连其它品牌也跟着沾光。
八月交付新车达到31,305台,比去年涨了五成多,也是公司历史新高。
乐道、萤火虫这两个品牌也都在同一个月刷新交付纪录。
乐道L90卖得欢快,直接把乐道品牌的势能往上提,顺带带动了L60的需求,八月份订单都翻到了全年新高。
你说这不是马太效应?谁叫市场就喜欢跟风,爆款自然带着其他产品一起水涨船高。
为什么能爆?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精准击中市场和用户的“心尖”。
看看行业动向,纯电大三排SUV成了香饽饽。
特斯拉Model Y L、理想i8都在抢滩上市,谁不眼馋这块蛋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捧出来的数据也不含糊,纯电车型今年上半年在新能源市场占比过六成,增速最快也是纯电。
单独说纯电大车,2025年上半年大尺寸SUV卖了12万辆,整个SUV市场增速远超轿车。
理想L9、问界M9那些热卖的例子,证明消费者对大空间有天然的执念,蔚来看准赛道,押注纯电大三排,可不是随便赶时髦。
蔚来其实早就蹲守这个细分市场,ES8从2017年开始就在纯电大三排领域蹚水,现在都第三代了。
十年技术积累,轻量化和集成化做得溜,最重要是空间解决得漂亮。
中国家庭买车喜欢“大而全”,蔚来用技术直接端出“大空间+高配置”,就差说一句“我们懂你”。
讲到价格和性价比,蔚来算是把“压价”玩到极致。
乐道L90定价低于30万,租电最低做到了17.98万,这在大三排SUV里很有杀伤力。
第三代ES8定价比第一代硬生生便宜了12万左右,用户自然更容易心动。
李斌认为汽车行业比拼的是产品竞争,技术、规划和定义才是硬通货。
这几年蔚来坚持技术路线,有的地方摔过跤,但乐道L90和全新ES8说明坚持是对的。
蔚来团队不断修正产品定义,用户逐渐买单,这种自我迭代其实很难得。
讲真,蔚来也没把鸡蛋都放在一篮子里。
“三品牌战略”还在推,乐道、蔚来主品牌和萤火虫一起发力。
八月交付分别是乐道1.6万、蔚来1万、萤火虫4300多。
四季度三品牌合计5.6万台产能目标,蔚来和乐道各干掉2.5万,萤火虫拿下6000。
单月交付5万台的目标立得贼高,看蔚来怎么冲锋吧。
其实蔚来的坚持很有点刀耕火种时代的韧劲,有些人说它“烧钱烧疯了”,但现在终于有底气答一句“你看结果”。
2025年蔚来自称“技术大年”,李斌还把智能电动汽车的“新三大件”语气搞得像发布苹果新品。
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和智能底盘,决定了智能车的体验和安全上限。
蔚来的“神玑NX9031”智驾芯片,是全球第一颗量产的5nm车规级产品。
蔚来说“一颗顶四颗、两颗顶八颗”,性能干翻英伟达Thor-X。
今年四月正式上车,ET9和一众车型都搭载了。
别说这个芯片难不难造,李斌自己坦白研发成本和建1000座换电站差不多——那就是砸了15亿真金实银进去。
不是所有车企都能下得了这个决心,有些同行步子迈太大,最后也玩不起,蔚来撑下去了。
“SkyOS·天枢”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和“SkyRide·天行”底盘系统也都成功开源量产,四年的研发慢慢见成果。
蔚来技术投入不是盲目砸钱,现在重效率、重收益比,二季度研发还下了30亿,后面每季度规划20-25亿,压着节奏走,重点瞄准新车型开发,资金花得精打细算。
换电业务方面也攻城略地,川藏线2950公里上15座换电站,从成都直通珠峰边上。
七月还完成了第八千万次换电,运营网络覆盖了550城,高速换电千站网络雏形已成。
乐道L60创造了最快一万公里纯电用时纪录,耗时不到四天半。
蔚来为此累计投下180亿元,全国换电网络稳居头号。
有人说蔚来回报慢、技术回本太久。
但现在,乐道L90和全新ES8热销,财务转暖,技术价值开始兑现,团队的耐心终于迎来了市场的正面回馈。
那些曾经的“烧钱买未来”,正一笔笔变成了“看得见的收入”,不是嘴上讲讲“长期主义”,现在真的有点成色了。
不过,咱们也得留心一句话:风口上的猪,能飞多久?蔚来的转暖和爆发能不能可持续?
这一次,是不是把曾经的忧虑彻底甩掉了,还是说下一个拐点在哪里等着?
市场变幻无常,用户偏好也有满血和疲软交替,蔚来要想真正安稳,还得持续熬炼“降本增效”、“技术兑现”和“品牌突围”,毕竟赢家不只看一时风头,得跑得久才算真本事。
聊到这份成绩,你会怎么评价蔚来的跳跃式反弹?
你觉得技术狂人与长期主义,在车企竞争里还有多大胜算?欢迎写下你的脑洞和见解!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