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出租车司机老李的富康车跑到120万公里时,发动机舱盖一打开,修车师傅盯着铭牌直咂嘴:"这TU5JP4发动机,比我家高压锅还耐用。"
这话不假。在汉口火车站趴活的老司机们都清楚,标致雪铁龙那台1.6升自吸发动机有个江湖诨号叫"不死鸟",不是因为它烧不坏,而是你想开坏它得有点特殊本事——比如常年挂着五档爬坡,或者把机油当洗脚水半年不换。
法国人造发动机的思路很轴。当年PSA集团给这台机器定下15000公里保养周期时,德国同行差点把咖啡喷在图纸上。结果武汉的出租车队用事实说话:百万公里无大修的记录里,十辆有八辆是挂着双人标或齿轮标的老伙计。有个段子说,某辆退役爱丽舍被拆解时,缸体内壁的竖条纹还清晰得像新刻的唱片沟槽。
这台机器的身世很有意思。从富康时代的TU5JP4到后期升级的NFP版本,本质上都是同一副筋骨,只是给配了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这件新衣裳。功率从78千瓦提到84千瓦,相当于给四十岁的中年人报了套健身房私教课——爆发力涨得不多,但耐力更持久。有个冷知识:劳斯莱斯当年研发银天使时,底盘工程师偷偷买了台雪铁龙XM拆解研究。这事后来被媒体捅出来,英国绅士们红着脸付了专利费。
但"不死鸟"也不是金刚不坏。修车行最熟悉的场景是:跑了七八万公里的301掀开机盖,气门室垫片周围渗出的油渍,活像煎饼摊上漏底的芝麻酱。老师傅们见怪不怪,两百块换个垫片又能再战五年。真正要命的是驾驶习惯——很多开惯日系车的司机,40码就急吼吼挂上五档,发动机憋得直咳嗽。法国人的设计思路是:2500转才是热身,3500转刚刚进入状态。你非要让它像老黄牛般闷头低转,积碳和爆震迟早会教做人。
2008年成都出租车公司做过对比测试:同批采购的某日系车和爱丽舍跑完50万公里,前者发动机大修三次,后者只换了两次火花塞。有个细节很说明问题:法系车的铸铁缸体比铝制缸体重18公斤,但热衰减性能强出三成。这就好比穿棉袄的和穿衬衫的比耐寒,先天底子决定上限。
现在开新能源车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当年开富康跑山的老司机为什么总把转速吊在3000转以上。有次在神农架山路,我坐过一位老师傅的车,四档7000转冲发卡弯时,发动机的声浪像极了《卡门》里的斗牛士进行曲。下车时师傅咧嘴一笑:"这车啊,你得当烈马驯。"
去年标致308S停产时,车间主任老张在最后一台发动机上刻了"不死鸟2011-2022"的字样。有人问他可惜不,他指指车间里正在组装的1.6T发动机:"凤凰涅槃懂不懂?老祖宗的手艺都在基因里。"
确实,在涡轮增压当道的年代,还能把自吸发动机调校得这么倔强的,大概只剩法国人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