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看懂领克EM-P,这你受得了吗?

随着电动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结构相较传统燃油车更为复杂多样,每个品牌几乎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吉利Hi·P和比亚迪DM-i等便是其中的例子。当下混动汽车市场可谓百花齐放。作为领克03的爱好者,我对领克品牌的混动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相信许多对混动技术不太了解,但又喜爱领克品牌的朋友,都会对领克EM-P高端车型采用的P1+P3+P4电机方案感到好奇,究竟是何意义,优劣如何?别担心,接下来的文章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领克EM-P,这你受得了吗?-有驾

领克品牌目前在售的车型中,除了领克01、领克03以及采用EM-F油电混合技术的车型外,其余所有混动车型均采用了插电式混合驱动EM-P技术,并可以上绿牌。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领克EM-P,这你受得了吗?-有驾

要理解领克EM-P,首先需深入了解“Px混动”概念。“Px混动”实际上是指电机在不同位置对电机与变速箱连接方式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并联或串并联组合。这里的“P”代表“位置”。在单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中,根据电机的位置,可分为P0、P1、P2、P3、P4五大类。

那么,领克EM-P的混动架构表现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探究。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领克EM-P,这你受得了吗?-有驾

首先,关于P1,其电机位置位于变速箱之前,安装在发动机的曲轴上,即传统飞轮的位置。由于发动机曲轴充当了ISG电机的转子,P1支持发动机启停、制动能量回收发电,因此具有较高的机械连接传动效率。

然而,若想要实现更纯粹的电动体验,我们需要关注P3和P4。P3集成于DHT后端,实质上是一款EV直驱电机。而P4则专注于后轴,是纯电车型常见的后电机,直接安装于汽车后桥上,用于驱动后轮。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四轮驱动和能量回收。尽管电机与发动机的工作性质与其他简单并联类似,但它们之间实际上是通过地面耦合的,且在车内部没有任何机械连接。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领克EM-P,这你受得了吗?-有驾

在探讨了三种电机位置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后,我们回到领克品牌的探讨。领克EM-P所采用的P1+P3+P4布局主要配备在领克08的高配车型和领克09上。近期发布的领克01PHEV则采用了领克的独特“P2.5架构”。尽管官方称之为“P2.5架构”,但从技术层面看,它更像是P2的升级版。这一架构中的电动机并未直接与双离合变速箱输入轴相连,而是接在了分管2、4、6、R挡位的输入轴上。这一设计改进了油电衔接过程中的冲击,并提高了集成度,解决了P2和P3技术中的一些难题。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电车的3挡DHT挡位的优势。电车的3挡DHT设置与油车相似。当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单一挡位的扭矩可能不足,而采用三档DHT的车型则能通过调节挡位来提升车辆扭矩,确保在高速区间的驾驶仍然轻松自如。尽管许多车企仍采用单挡DHT设计,但这主要是因为混动结构的复杂性,在某些车企的混动系统中,加入传动系统是一项挑战。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在日常驾驶中,EM-P车型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以2023款领克08EM-P四驱性能Halo版为例,该车型采用P1+P3+P4布局,在城市通勤等常见路况下,可以使用纯电模式行驶。其CLTC续航达到220公里,足以满足大部分用户三到四天的充电需求。在纯电模式下,车辆由电动机驱动,带来与纯电车无异的驾驶体验。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领克EM-P,这你受得了吗?-有驾

在车速超过88km/h时,发动机才会开始介入提供动力。这款EM-P混动系统,在日常驾驶中表现近似纯电车,却拥有远超纯电车的续航能力。在起步阶段,其弹射起步模式能促使发动机与P1、P3、P4电机协同工作,加速至0-100km/h仅需4.6秒。当行驶于高架或环路时,系统会根据驾驶者的需求判断发动机是否介入。超车时,DHT Evo变速器可降挡,提升发动机扭矩,助力迅速完成超车。在高速公路上巡航时,EM-P会以发动机直驱为主,尤其当车速达到120km/h。相较于单一挡位的插混设计,DHT Evo更为灵活,具备多挡位选择。目前而言,领克EM-P在混动领域堪称领先之作。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领克EM-P,这你受得了吗?-有驾

综上所述,领克EM-P的优势在于其持久的续航能力,相比纯电车更具持久性;动力强劲,超越了一般混动车的表现;节能性能卓越,相比增程车更为节能。至于与比亚迪DM-i的对比,领克EM-P采用了更为复杂的3挡DHT混动专用变速箱,而DM-i则是单档直驱。在高速超车时,EM-P凭借其三挡DHT表现更为出色。尽管理论上EM-P的故障率可能会因结构的复杂性而稍高,但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故障报告,证明其稳定性良好。因此,两者各有优势,选择哪一款车型还需根据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和偏好来决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