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过去是车企“秀肌肉”的大舞台,如今却多了那么几分安静和理智,就像热闹的大排档突然熄灯了几盏灯,喧嚣里多了点肃穆,连“灯红酒绿”的豪车热潮都隐去了踪影,不禁让人好奇:2025年,这场向来分外吸睛的西南车市大SHOW,是怎么悄无声息地变了味?
说到底,咱得承认,今儿的成都车展,不是往年那种让人挤破脑袋都要进去凑个热闹的场子了。
别说外头一二十度的温吞气温,就连展馆里头的人气都淡了好多。
西装革履的销售们有点儿无聊地站着,媒体人卷着稿件四处打听新闻,镜头前后好像都少了一分往年的亢奋。
为啥会这样?难不成车企们都决定收紧裤腰带,不再撒钱挣眼球了?
这就得先说说参展阵容。
你要放几年前,像什么保时捷、劳斯莱斯、宾利、玛莎拉蒂,这些豪华、超豪华不来一堆都觉得不像话。
哪知道今年换成了小米、红旗、宁德时代这些国产力气派的新主角。
豪华车厂缺席的局面,真有点“地主家也没余粮”的味道。
成都,号称中国最爱买豪车的前三名城市,说到底也不得不面对大势,舍了面子保住里子,比起以前的阔气要克制太多,少了那种挥金如土的张扬劲儿。
你要问,这场车展还有啥值期待的,看点还在不在?
其实嘛,噱头和光环虽然降了温,可某些新趋势反倒显露得更加清晰——中国消费者,尤其像成都这种豪车消费“重镇”,胃口已经开始变了。
从最初贪便宜拼配置,到后来讲究颜值、品牌逼格,现在更讲个性、新鲜和实用。
曾经的炫富成了低调,拼爹比爹变成了拼创意,拼体验,没点新鲜玩法连入场券都不敢递。
有人说,这下可好,豪车都“下凡”了,贵的轿车没影,反倒是主流市场的轿车闹腾起来。
回头看看,今年轿车最大牌的可能也就那台百万级别的尊界S800,剩下不少还都是新能源,关键是售价都卡在了一个区间内。
华为智行把新款轿车价格从10万多拉锯到50万,既抢了舞台,也拉高了门槛。
但打破这一局面的,不止华为。
荣威把旗舰轿车M7 DMH预售价拉到了10万以内,极狐T1更狠,直接预售6.88万,两小时破万单,这竞争的火药味,对比之下,名爵和极狐甚至开始在朋友圈“内卷”谁多卖一台,仿佛没点梗都不能叫流量。
谁说车圈不懂玩梗,这是在拿销量做段子,彻底打翻了体面这碗水。
还有小鹏新P7,直接杀到21.98-30.18万,硬刚小米,这股气势就跟日常吃鸡最后决赛圈的搏命一样,生怕慢一步就没戏。
可别以为炒作都是轿车的事儿,SUV这边热闹得很。
就说吉利银河M9、蔚来ES8,那人气,展馆都快挤爆了。
极氪9X首发,预售价47.99万,结果围观的群众把现场塞得水泄不通,有人还认真说“真便宜”,好家伙,这才叫拼情怀拼实力。
比亚迪展台一辆仰望U8L,预售价130万,场面堪比“土豪炫车”现场实录。
还有沃尔沃新XC70、昊铂HL增程,传祺S9等等,轿车市场那点矜持,这边统统不要。
看着这些SUV横着走,谁能不感慨,如今国产SUV的天花板高得让人有点眼晕,那画风,翻天覆地早不是梦。
折腾到这会,问题来了:小米与华为这“车圈大厂”,真能把市场牢牢锁死不让人插队么?
话说回来,其实起初看着“五界齐发”的智行展台那气势,半馆空间都快霸占了,气场全开。
反观奥迪SAIC展区,你就理解什么叫“声量的真实对照”了。
人气这种事装不来,谁能卷出花谁就能吸引眼球。
但真要一直靠价格战、堆性价比拼刀子?
未免太卷了,不见得谁都敢这么拼命。
你看极氪9X,预售1小时破4万单,硬生生把体系力炸成了一把火,所谓华为小米的“围墙”,真不是拦得住铁人铁马。
同理啊,蔚来和阿维塔的路子也给大家提了醒。
蔚来直接宣布新车型统一100kWh长续航电池包,价格不变,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分分钟拉高行业门槛。
阿维塔也不示弱,新06 Ultra增程配45.06kWh宁德时代5C“黑科技”电池,限时选装才1万,这诚意直接拉满。
别以为这只是成本战,阿维塔副总裁都坦白了,宁德时代电池比别人贵三成,可也少有品牌能牙一咬直接标配。
继续压榨价格,不如直接顺应趋势,谁能用得起好电池,谁能玩转车载黑科技,谁就能拼下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
至于新岚图,自然也不甘寂寞,全系搭载华为全家桶,无论外观还是内在科技,齐活儿就是底气。
再说说混战的新型打法。
还记得当初传统合资因为智能化放羊式慢慢来,被同期嘲成“电子青铜”?
别克直接甩出“逍遥智行”智驾品牌,牵手Momenta一起玩飞轮大模型,搞不停车一键泊车,给自己加buff。
广汽丰田也来了个“终身安全双兜底”,不怕电池自燃,不怕智能停车出岔子,“你敢开,我敢兜底”。
比亚迪试水OTA升级“天神之眼”,这波操作直接拉高下限,合资车企们再“慢一拍”,可就真成配角了。
要说这背后,技术路线的选择成了市场上有趣的分水岭。
像理想,跑出第三条道,VLA车载大模型上i8马上就全量推送。
小鹏也不认输,主打全场景VLA,甚至开地图炮暗讽友商“有的是嫁接VLA,真家伙只有小鹏”。
明争暗斗之下,连带是不是首发ADS4都成了智驾排行榜的起跑线,谁能早一步商用,谁苦练“独门绝技”谁就能成为榜上总冠军。
市场风向已经变了,竞争早就甩开了低价死磕的套路,不是谁八块九毛丢杯咖啡钱就能拿下座驾。
水桶车谁都能造,天花板不漏,真正拉开差距的,只能是那个最硬的长板。
说白了,不是有没有短板的问题,而是谁敢往高处延展,谁能在体验、科技、智驾这些高地把对手压下去。
拼颜值拼性价比的日子已然没落,现在是比体系,比底蕴,比谁敢一次做大,敢ALL IN。
这场没有硝烟的“技术暗战”,说到底,拼的还是各家背后的生态和攻坚能力。
有没有独门技术,有没有新鲜玩法,有没有豪横配置。
成都车展像极了一个终极选秀场,隔着一个展馆,台上台下的角色转换,简直让人晕头转向。
谁都知道争不到新风口就会被时代甩下车,留给任何品牌的耐心与机会,越来越少。
你以为这样就完事了?别逗了。
放眼未来,技术牌一张张甩出来,套路这东西,能不能持续奏效,全看谁舍得烧钱,敢冒风险,能不能咬着牙把“体系”二字落地为现实的胜算筹码。
打铁还得自身硬,谁敢摆烂,随时都可能被拍死在沙滩上。
闲话说到这儿,其实成都车展的剧本正是中国车市大洗牌的缩影。
走过性价比的草莽年代,闪耀过高配炫酷的虚荣巅峰,如今拼的是深度、厚度,和全方位的体系能力。
极氪和蔚来之所以能闯出华为小米的“全屏封锁线”,绝不是侥幸,更不是偶然。
拼的是谁能在局势迷雾中率先觉醒,敢提前布局,敢于突围,这才是破局密码。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这场“不拼价格拼实力”的车市风暴?
你觉得谁最有机会,在下个十年的赛道上笑到最后?欢迎在评论区吼出你的观点,聊聊你心中的车市未来!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