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用车社今天来和大家聊聊,那些曾经惊艳时光的车型,在岁月流转后,又会以何种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
今天的主角,是那台本田讴歌RSX。
还记得吗?
十年前,它以那份独有的锐利和动感,征服了无数年轻的心。
如今,当它的“后继者”,一台跨界SUV,在蒙特雷汽车周亮相时,我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当年的那份悸动,而是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
这辆车,被定位为去年性能电动概念车的升级版本,更趋近于量产形态。
在外观上,它确实做了不少“现代化”的调整:车身立柱的视觉厚度有所增加,后视镜被更大尺寸的摄像头系统取代,门把手也巧妙地隐藏起来,这些都是为了更优化的空气动力学和科技感。
它保留了概念车时期的轿跑SUV轮廓,但整体观感,已经与我们日常所见的量产车型更为贴近。
前后保险杠和灯组的设计都进行了更新,23英寸的夸张轮毂也缩减为更实用的21英寸。
那抹“疾驰黄”的珠光漆面,辅以亮黑装饰条和鲜红的布雷博卡钳,无疑是为了勾勒出一种张扬的运动姿态。
然而,这“张扬”之下,总感觉少了几分当年的“真”。
前脸的分体式LED大灯,下部灯组的隐藏式设计,以及中央进气口勾勒出的“微笑曲线”,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虽然不算丑,却难以激起当年RSX那种令人心跳加速的肾上腺素反应。
侧面的立体导流槽与雕塑感的肩线,都在努力塑造肌肉感,但细品之下,那溜背式的车尾,那贯穿式尾灯与鸭尾扰流板的组合,一股浓厚的特斯拉Model Y“杜松”改款车型的既视感扑面而来。
这就像是《红楼梦》里,那些曾经风华绝代的女子,在经历了世事变迁后,虽然依旧美丽,但那份“天然一段风韵”却被岁月磨平了几分。
当年的RSX,它在车迷心中,是“速度与激情”的代名词,是每一次过弯都能带来的精准回馈,是人车合一的纯粹驾驭体验。
那份操控的灵动,那份底盘的扎实,如同“宝剑锋从磨砺出”,每一次出鞘都带着锐不可当的气势。
如今,它换上了SUV的外壳,虽然是为了适应市场潮流,为了增加实用性。
但SUV天然的高重心和相对柔和的悬挂设定,很难再现当年RSX那种“贴地飞行”的操控极限。
你很难想象,一个拥有如此“SUV”身躯的它,还能否带来当年那份“灵如猿,稳如山”的驾驶感受。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话,或许能恰当地形容我此刻的心情。
当品牌为了迎合市场,而不得不对车型进行“现代化”改造时,总会伴随着一些“妥协”。
这辆新车,在外观上的诸多调整,例如摄像头后视镜、隐藏式门把手,固然是为了优化空气动力学和提升科技感。
但这些“进步”,是否也在无形中,削弱了当年RSX那种独树一帜的锋芒?
你看看现在的汽车设计,越来越趋于“同质化”。
想在SUV的造型里,再做出当年RSX那种“剑眉朗目”的锐利感,确实难上加难。
这辆车,用“疾驰黄”的漆面,配上亮黑装饰和红色卡钳,无疑是在用力营造一种运动氛围。
但这种“运动”,会不会显得有些刻意,有些像是在模仿,而非原创?
我总觉得,当情怀遇到“跟风”,结果往往是复杂的。
当年,RSX的每一次转向,都带着一种“不羁”的洒脱。
而现在,这台新车,虽然也在细节上力求完美,但整体给人的感觉,少了那种“遗世独立”的特质,反而多了几分“随波逐流”的影子。
它努力想要讨好更广泛的消费者,满足更多元的需求,这本身无可厚非。
然而,在这过程中,是否也悄悄地,丢失了那个曾经让我们热血沸腾的“灵魂”?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年的RSX,再贴切不过了。
它是一种低调的实力,一种内敛的锋芒。
而现在,这款新车,虽然色彩斑斓,造型也算新潮,但却难以激起当年那种“暗香浮动”的诗意。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当情怀遇上“市场需求”,结果会是怎样?
是涅槃重生,还是黯然失色?
这辆新车,能否在保留一丝当年RSX精髓的同时,又能成为一款真正令人心动的作品?
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们一起探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