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内饰遭泄露!无仪表盘设计引争议,你能接受吗?

小米 SU7 内饰遭泄露!无仪表盘设计引争议,你能接受吗?

3月21日,小米SU7未上市先“翻车”——汽车媒体平台“汽车之家”发布声明称,其员工石某在参加小米汽车试驾活动时,私自将未公开的内饰照片转发同事李某,后者擅自上传社交媒体,引发全网热议。尽管涉事员工已被开除,但这场“科技谍战”已让小米SU7的远端带鱼屏设计提前曝光,并掀起轩然大波。

小米 SU7 内饰遭泄露!无仪表盘设计引争议,你能接受吗?-有驾

从泄露的图片可见,小米SU7彻底摒弃传统仪表盘,转而采用一块横跨驾驶舱的27英寸超长屏幕,方向盘则采用上下平底碳纤维设计,搭配红色“狂暴模式”按钮,科技感拉满。然而,这一颠覆性创新尚未面世便遭遇两极评价:支持者称其为“未来驾驶舱的标杆”,反对者则质疑“驾驶安全谁来兜底?”

小米 SU7 内饰遭泄露!无仪表盘设计引争议,你能接受吗?-有驾

二、争议核心:科技感与安全性的生死博弈

“开车不是玩手机,屏幕越大越危险!” 一位资深驾校教练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反对者认为,远端带鱼屏虽能显示导航、娱乐、车况等海量信息,但驾驶员需频繁转移视线,极易分散注意力。此前小米SU7路测时三天三撞的传闻,更让公众对无仪表盘设计的可靠性产生疑虑。

小米 SU7 内饰遭泄露!无仪表盘设计引争议,你能接受吗?-有驾

然而,科技爱好者群体却力挺这一设计。汽车博主@极客车评在独家采访中表示:“特斯拉Cybertruck取消物理拨杆时也被骂,但事实证明语音交互和触控反馈完全能替代传统操作。小米的HUD(抬头显示)与屏幕联动的算法优化才是关键,与其担心分心,不如相信AI能更精准预判风险。”

三、市场画像:谁在为“激进创新”买单?

小米 SU7 内饰遭泄露!无仪表盘设计引争议,你能接受吗?-有驾

据最新数据显示,小米SU7的意向用户中72%为男性,且26-30岁年轻人占比超四成,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这群“科技原住民”对智能设备的依赖程度极高,更愿意为“屏幕取代机械”的先锋设计付费。杭州某互联网公司90后程序员坦言:“传统仪表盘就像诺基亚键盘,早晚会被触控屏淘汰。小米敢做减法,这才是造车新势力该有的魄力!”

但争议背后,隐患已现。中国汽车质量网近期榜单显示,小米SU7因投诉故障率、安全性等维度评分垫底,尽管官方称数据“综合权威调研”,但仍引发消费者对品控的担忧。

四、行业暗涌:新势力能否改写游戏规则?

小米SU7的争议绝非孤例。从特斯拉单踏板模式到理想汽车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新能源汽车的每一次创新都伴随质疑。“安全是底线,但不是天花板。”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王振飞指出,传统车企依赖机械冗余保障安全,而新势力更侧重算法与传感器融合,“但教育用户的时间成本,可能比技术研发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同期曝光的YU7车型延续了无仪表盘设计,并计划2025年上市。这似乎表明,小米正以SU7为试验田,赌一个“屏幕定义汽车”的未来

五、黄家汽车锐评:

“老话说‘船小好调头’,可造车这事儿,光靠胆大未必行得通。小米这屏啊,像极了村头二愣子新买的宽屏电视——气派是真气派,但乡亲们嘀咕:晚上看久了眼不花?创新这碗饭,得就着踏实吃。咱不拦着后生闯,可也盼着他们记着:车轱辘往前转,安全这根弦,得绷紧了别松劲儿。

(全文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