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发文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50万辆左右,体现政策支持推动行业稳定发展的决心

这几天行业消息满天飞,八部委联合发文,说要到2025年汽车销量冲到3230万辆左右。你能想象吗?我大概数了一下,去年总销量在2600多万,眼看这目标还挺夸张的,但细想又觉得,也不算不可能。毕竟,政策一出,市场就像被给了一个鼓劲剂。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一个细节。前几天碰到一个朋友,开了一家二手车店,他说,去年销量涨得这么快,主要还是因为政策补贴和限迁放宽。能接受这两个因素吗?我自己觉得还挺有道理的。尤其新能源汽车那块,补贴能少一部分,可整个产业链都在转型,供应链的搬运、芯片短缺,像个大胖子推着车回头跑。

八部门发文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50万辆左右,体现政策支持推动行业稳定发展的决心-有驾

这条路不好走。想想那些车企,要在压力和机会中摇摆。新能源车可能只占总销量大概多少?估算一角,体感大概付出20%的努力能带来一年20%的增长。这数字有没有点低估了?不好说,毕竟市场在变,消费者需求也在变。过去对比一下,普通燃油车的利润点薄,想要照旧快活,还得靠量。也许新能源的毛利率更高,但成本也更难控。供应链上的芯片、锂电池、动力电机,每一样都像个摇摆的秤。你觉得,谁更愿意在这场博弈中押注多少?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去年我记下一条,新能源车的成本估算差不多在5-8万元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但如果我加上税、配套、渠道费用,售价就难免被推高一点。从渠道角度看,现在很多经销商的库存还存着几款去年火热的车型。调研的一份小样本,二手新能源车的保值率差不多在35%到50%(不确定,少样本),比燃油车差了点,但群里有人说,电池一拆就值一半。

对比一下,买个同级别的普通家用SUV,差不多15万起步。新能源车?也是这个价位,但实际装配工艺可能差点。你觉得,谁会花这个钱买新能源?挺多人还在犹豫,要不要冒个险。就像小时候,我妈会问我:你真的懂车吗?怎么买得起?我总爱撒个谎,实际上刚攒了点钱。要是她知道,现在的新能源车价格和对比,可能会觉得还算合理。

八部门发文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50万辆左右,体现政策支持推动行业稳定发展的决心-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嗯,(这段先按下不表)到底谁会把新能源车当成刚需?还是说,更多其实只是政策鼓励高涨的投机市场?我还记得去年夏天,一个同行跟我开玩笑,说:你看,中间商还在捉迷藏,谁都想占个便宜。这话听着怪毛骨悚然,但也真反映出,产业链里的猫腻。

有一个疑问在我脑袋转来转去:新能源车真能扛起2025的目标吗?还是只是一场漂亮的面子工程?总觉得,技术永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有时候我会怀疑,那个自动驾驶,究竟能不能别把我们带到无人街,还是说只是个噱头。你觉得,未来两年,哪方面会出人意料地快?是芯片短缺解了?还是老旧的供应链再次崩塌?

反正我觉得,行业的变化像个逐渐融化的冰块,虽然还在慢慢变形,但冰的本质还在。就像我们每天坐的车,或许十年后就变成了虚拟驾驶虚拟空间,我没细想过这个猜测是不是太天马行空,但总觉得,未来的车会越来越智能,价格也会越来越有人情味。

八部门发文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50万辆左右,体现政策支持推动行业稳定发展的决心-有驾

回头想一下,我的朋友,他说,现在开新能源车,一天要多充一次电,心里其实挺嫌麻烦的。充电桩多了吗?这点我在某些城市站岗时,偶然看到大街上安置的充电柱,少说也得300米一根。你觉得,这个密度能支撑起一个大规模的普及吗?估算下来,一天跑个50公里,充电耗时15分钟,百公里电费大约1块(估算不准),算下来开一辆纯电的总成本又是哪尘埃落定?

说到用户心理,我自己就琢磨:很多人其实还在犹豫。既怕捣鼓不利索,又怕用着亏。比如一个朋友,他说,买车除了便宜还得耐用。用他的话:车的寿命,跟人的寿命差不多长。这让我觉得,现在的车企,得考虑的不只是技术,更是怎么打动消费者的心。

八部门发文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50万辆左右,体现政策支持推动行业稳定发展的决心-有驾

有时候,我会想:要不是我对研发、供应链那么敏感,也许我就不会这么琢磨了。其实每家车厂都在试图通过软硬兼施抓住这波风,比如说增加续航,优化车机系统,或者调整渠道策略。你知道,如果让我自己蛇行一下,我会猜测,未来能卖爆的新能源车,不光得在价格、续航下功夫,还得在人情味这块多做点文章。

临场感受嘛,小车开着很顺,但那台换挡机构,用起来总觉得像个手工做的玩具。你说,技术进步到这种手工艺水平,是不是我们太挑剔了?还是因为我惯了全自动、无感知的驾驶体验?这其实让我联想到,发展得再快,也掩盖不了用户那点小慌张。用不惯,就是用不惯嘛。

总有人问我,你觉得这行业还能爆发啥新变化?我没法给个肯定答案,毕竟,谁能预料下一场技术革命会不会突然爆发?或者市场突然逆转潮流。只是我觉得,像我们每天在车间、研发现场、渠道终端,能感觉到的那点微妙变化,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不会是想象中那么平静,也许,下一步,是个突如其来的惊喜。

八部门发文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50万辆左右,体现政策支持推动行业稳定发展的决心-有驾

我站在这里,望着屏幕上的汽车数据和行业新闻,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怪味:什么才是真正的动力?是技术?还是那股看不见的市场力量在推动?你会不会觉得,我们每天追逐的那些,也只是想找到那辆真正懂你的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