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汽车经销商在困境中寻求转型之路

港股车商的2024:冰与火之歌

2024年,港股上市的汽车经销商们交出了一份份略显尴尬的成绩单。利润跳水、营收萎缩,曾经的繁华景象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寒冬腊月。价格战的硝烟弥漫,新能源的浪潮汹涌而来,传统燃油车市场日渐式微,港股车商们如同站在了悬崖边上,进退两难。

港股汽车经销商在困境中寻求转型之路-有驾

车市"内卷",经销商苦不堪言?

这年头,卖车也不容易。看看中升控股、永达汽车、美东汽车这些曾经的行业巨头,2024年的日子都不太好过。营收利润双双下滑,有些甚至亏损严重。美东汽车亏损超过22亿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几年前,这些车商可是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却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背后,除了大环境的影响,还有经销商自身的问题。长期依赖传统燃油车销售,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动作迟缓,导致如今陷入被动。就好比守着金山却不会开采,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挖金子。

价格战更是让经销商们苦不堪言。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车企们纷纷降价促销,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薄。有些豪华品牌车型,甚至出现了“卖一辆亏一辆”的窘境。中升控股平均每卖一辆车就亏损6600元,这生意做得,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渠道收缩,断臂求生还是另有玄机?

面对困境,车商们开始想方设法自救。其中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缩减渠道规模。新丰泰控股不仅关闭了一些门店,甚至卖地求生,套现回血。永达汽车、正通汽车也关停了不少4S店。广汇宝信更惨,旗下10家宝马4S店的授权都被取消了,这相当于直接被断了粮草。

港股汽车经销商在困境中寻求转型之路-有驾

关店,当然是无奈之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战略调整。与其苦苦支撑亏损的门店,不如壮士断腕,集中资源发展更有潜力的业务。毕竟,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就好比古代行军打仗,粮草不足的时候,也要丢掉一些辎重,才能保证军队的机动性。

新能源、后市场、出海:车商的三板斧?

除了缩减渠道,车商们还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汽车后市场、海外市场,成了他们眼中的“救命稻草”。

在新能源领域,中升控股与赛力斯合作,大力发展AITO品牌;永达汽车拿下了小米汽车、鸿蒙智行的授权;新丰泰控股则与比亚迪、问界等品牌合作。这些车商都希望在新能源赛道上分一杯羹,毕竟这是未来的大趋势。

港股汽车经销商在困境中寻求转型之路-有驾

汽车后市场也是一个值得深耕的领域。中升控股的售后服务业务逆势增长,证明了后市场的巨大潜力。永达汽车则布局了电池循环、智慧机器人等创新业务,试图在新能源后市场抢占先机。

此外,一些车商还开始“出海”寻找新的增长点。和谐汽车与比亚迪合作,在亚太和欧洲市场建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这种“借船出海”的策略,或许能为车商们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路漫漫其修远兮,港股车商们的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