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三十多万买一台现代?疯了吧。”
我一个朋友,听到Elantra N这个价格后,几乎是脱口而出。这反应很正常,也很有代表性。在很多人固有的印象里,这个价位,选择实在太多了,怎么会轮到一台韩系性能车?可现代偏偏就这么做了,不光做了,还把一个专门让你体验这台“三十万现代”的试驾中心,直接开到了昆明。
这就更有意思了。
按理说,这种小众的性能品牌,最开始总得在北上广深这种地方死磕,那里人多钱也多,消费观念也前卫。现代N品牌之前也确实是这么干的,在上海又是赛道体验中心又是改装店,一套组合拳打得虎虎生风,阵仗搞得很大,似乎是要把关于性能车的所有幻想一次性给你填满。可一转眼,他们就把棋子落到了西南边陲,一个节奏更慢,离赛道文化更远的地方。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习惯了在顶级音乐厅演奏的交响乐团,突然跑到山谷里,对着流云和星空拉起了小提琴。
他们拿出来的曲目也耐人寻味。一台是Elantra N,可以说是燃油性能车最后的嘶吼,每一次换挡的冲击和排气的声浪,都是对一个时代的致敬。另一台是IONIQ 5 N,一台纯电车,却拼了命地用各种技术模拟燃油车的驾驶感,试图在全新的电力时代里,找回那份丢失的机械质感。这两台车摆在一起,本身就充满了一种矛盾的张力。
现代似乎根本不想逼你站队,他们的态度反而是:管他什么时代,只要你好玩这一口,我这儿都有。
为了吸引人来“玩”,他们给出的条件也实在。又是分期免息,又是置换补贴,甚至还送你去澳门看赛车。最让我觉得有点意思的,是那个试驾就送车模的活动。现在这个年头,大家都在谈论虚拟世界和数字体验,一份沉甸甸的1:38比例的金属车模,反而显得格外珍贵。这种带着点笨拙的诚意,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片,更能打动真正喜欢车的人。
你看,现代N品牌在国内的布局,其实压根就没按常理出牌。他们似乎并不急于把车卖掉,更像是在撒网,或者说是在“布道”,寻找那些和他们气味相投的同类。从上海的重金投入,到成都的西进,再到如今昆明和长春的落地生根,这张网越铺越开。有行业内的老炮儿分析,当一线城市的流量越来越贵,品牌内卷到极致的时候,去二三线城市“传教”,反而是成本更低,效果更扎实的办法。
与其在红海里拼个头破血流,不如去开垦一片新的土地。
他们或许是在赌,赌的是中国市场足够大,大到可以容纳下一个不只谈论零百加速和智能座仓,而是纯粹为了“驾驶乐趣”这四个字而生的品牌。把体验中心开在风景秀丽的地方,而不是拥堵的市中心,这背后或许藏着一种对驾驶最朴素的理解:好车,就该跑在好路上。
他们赌的不是车能卖多少台,而是“好玩”这两个字,在未来到底还值不值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