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摩托车在越南惨败的原因吗?
这个市场曾是中国摩托的天堂,不到三年,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从0直接飙升至80%,仿佛成了越南街头最耀眼的风景。
那时候,力帆、隆鑫这些品牌简直就是越南人心中的明星,价格亲民,配置丰富,买辆摩托,简直是上天入地都能走。
可谁能想到,这些曾经的王者如今竟然彻底消失在市场上?
而事情发生得如此快,简直让人惊掉下巴。
你知道为什么吗?
原因并不是越南人突然开始爱上本田,而是中国摩托车企业自己搞砸了。
你以为是价格优势太强了?
不不不,真正的杀手是这场疯狂的价格战。
越来越多的小厂商涌入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价格?
早就从最初的1200美元跌到了180美元!
那时候,不仅仅是摩托车的价格在下跌,连质量也开始被压得低得可怕。
为了生存,企业开始降低制造成本,甚至用劣质钢材做车架。
别提摩托车了,连零部件都开始变得质量堪忧,每一辆车都好像挂上了危险预警的标签。
消费者看到的是什么?
就是一个个冒牌货,这些摩托车简直成了安全隐患的代名词。
这还不算完,部分厂商甚至开始打起了假冒的主意,偷偷地用假本田、假铃木的标志,试图蒙混过关。
真是想想都让人火大,消费者本来是想买个便宜又靠谱的车,结果却被这种坑爹的做法彻底坑了。
那股子想买便宜货的心态就此烟消云散。
你说这不自杀,是什么?
然后呢,政府也没闲着,越南政府上演了一场加税大戏。
30%的关税一加,那些曾经靠价格抢市场的中国摩托车完全无力承受了。
之前那点优势,也成了浮云。
最有趣的是,没多久之后,日本摩托品牌悄悄重新回归市场,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重新收回了消费者的心。
日本企业压根没急着打价格战,而是用质量和服务告诉你:不是所有的便宜都有道理。
这么一看,谁才是最大赢家?
日本车,靠质量撑住市场,而中国车呢?
价格屠杀到最后,自己先崩溃了。
这让人深思啊,为什么中国摩托车当初就不能保持质量呢?
为什么它们不把质量提升一点,价格压一点?
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质量才是硬道理,短期的价格战,不过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
走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反问,若是中国品牌能够更注重产品质量,能否重回越南市场?
或者说,这场失落能否为中国企业带来一些有益的教训?
不过,说实话,越南市场的这场摩托车大战,对于整个中国制造业来说,真的是一次警钟。
对于摩托车制造商来说,这不是偶然,而是自己做的事让市场走到今天的地步。
所以,我想说的是,拼价格很容易,但拼质量才是王道。
你怎么看,别的行业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