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诺里斯与皮亚斯特里:蒙扎闹剧后迈凯伦车手的必行之路

在意大利大奖赛后的《赛道内幕》专栏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迈凯伦引发的争议性车队指令事件,以及沃金(迈凯伦)车队、奥斯卡·皮亚斯特里和兰多·诺里斯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深度分析!诺里斯与皮亚斯特里:蒙扎闹剧后迈凯伦车手的必行之路-有驾

迈凯伦再次因其对两名车手的管理方式陷入争议漩涡。在蒙扎站比赛尾声,车队指令皮亚斯特里为诺里斯让车的决定引发了巨大争议。

这并非无端的车队指令,而是为了修正诺里斯因车队失误(而非个人错误)导致的进站延误问题。这次失误使英国车手失去了赛道位置——尽管车队曾向他保证皮亚斯特里不会实施undercut策略。

但整个矛盾的催化剂在于:迈凯伦反常地让后车的皮亚斯特里率先进站——这种违背F1常规的策略,此前已让迈凯伦吃过苦头。此事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匈牙利站的情况(尽管存在差异),而更令人困惑的是,此举竟是由诺里斯主动提议。

迈凯伦本可以否决英国车手的提议,但他们没有这样做——而这本可避免整个混乱局面。是的,车队需要防范皮亚斯特里身后的勒克莱尔,也不愿冒险被法拉利反超,但难道匈牙利站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若当初让诺里斯先进站且仍遭遇慢速进站,车队便无需交换车手位置。在这种情境下,皮亚斯特里完全有权拒绝任何车队指令(况且此类指令本身也难以想象)。而如果后进站的澳大利亚人遭遇慢停,那也只能认命。即使勒克莱尔趁机超越,也仅是残酷的运气使然——迈凯伦绝不会陷入如今这般程度的混乱,更不会感到必须干预的压力。

但最令人震惊的是:为何正处于与队友冠军争夺白热化阶段的诺里斯,会主动提议让皮亚斯特里先进站?为何他要有此一举?

迈凯伦准则的阴暗面

深度分析!诺里斯与皮亚斯特里:蒙扎闹剧后迈凯伦车手的必行之路-有驾

车队冠军早已尘埃落定,从这一角度而言已无利益可争,数月来只剩下例行公事的收尾工作。诺里斯根本无需在此刻扮演"团队至上"的角色。他仍保持团队优先的思维模式,恰恰凸显了迈凯伦灌输给两位车手的理念存在的阴暗面。

在蒙扎,正是这种心态让这支橘色军团陷入了混乱。此事绝不能重演。它迫使车队陷入不愿面对的境地,而除非两位车手开始明确地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否则历史必将重演。两位车手从不缺乏被外界指责"欠缺"的冷酷特质,现在只需要将其激发出来。

时机就是此刻。若说意大利站的闹剧还有什么积极意义,那便是于此。

被夸大的担忧

深度分析!诺里斯与皮亚斯特里:蒙扎闹剧后迈凯伦车手的必行之路-有驾

归根结底,我并不反对此次车队指令。在特定情境下它合乎逻辑,是在完全不必要的混乱中最大限度止损的做法。但皮亚斯特里的愤懑完全可以理解。尽管他赛后选择了服从,但与工程师汤姆·斯特拉德的无线电通话已说明一切——他在周日晚间的FIA新闻发布会上也直言不讳。

换作维斯塔潘等许多车手,绝不会顺从这一指令。而如果当初先进站的是诺里斯,即便收到让车指令,恐怕也没人会期待皮亚斯特里照办。

迈凯伦的指令引发了舆论分裂。"先例"一词和"打开潘多拉魔盒"的说法甚嚣尘上。有人认为,未来若某位车手因慢速进站落后,队友会放任竞争对手超越以"纠正"赛道顺序——这种假设其实毫无意义,因为根本不可能发生。

尽管这些担忧有些夸大,但其核心指向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和固有风险。对某些人而言,这开创了一个危险先例:只要一方遭遇不幸,另一方就必须以"公平"之名付出代价。但何为公平?界限又在何处?

公平的本质

深度分析!诺里斯与皮亚斯特里:蒙扎闹剧后迈凯伦车手的必行之路-有驾

迈凯伦执着于确保两位车手间的绝对公平,甚至到了过犹不及的地步。车队在蒙扎过度操控局面,反而自食其果。安德烈亚·斯特拉和扎克·布朗为追求平等而亲手操控天平,确实带领迈凯伦走到了今天,但这种方式终有极限。

他们现在必须放手。冠军无法被设计,王冠只会属于一人。笔者曾在专栏中指出车队"双一号车手"理念蕴含的风险:试图同时取悦诺里斯和皮亚斯特里,可能导致双双不满。此时若继续操纵结果、过度追求"公平",反而可能制造本质上的不公——这正是车队急需退后一步的原因。

当前需要双管齐下:迈凯伦必须让车手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两位车手则需要偏执地专注于击败对方。制定策略时无需考虑队友,抓住一切可乘之机。斯特拉和布朗应该相信车手会进行公平竞争。若不能,届时再干预也不迟。

诺里斯与皮亚斯特里都曾表示渴望长期合作,也不愿破坏现有格局——但管理层真有必要担心吗?没有人提倡不尊重式的比赛,也不是说轮对轮搏杀可以没有底线,但迈凯伦确实需要放松对车手总冠军争夺的控制。

如果车队无法将主导权交还诺里斯和皮亚斯特里,那么二人就需要携手夺取赛道上的冠军主导权。

(RacingNews365 作者 Samuel Coop)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