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多人都觉得,MPV就是老板的专属座驾,后排得给领导留着,一家子出去玩的时候更别说,父母让孩子坐最后一排,自己坐中间,家里谁“当家”得排得清清楚楚。后来,事情才渐渐有了变化,比如那款锐胜M8,它直接把这规矩给打破了。车的第三排腿部空间,能达到610毫米,真就宽敞到谁坐都舒服,再也不用看身份排座次了,爸妈、孩子、叔叔婶婶,想怎么坐就怎么坐,简直家人版VIP待遇。不过吧,这事不止让人舒坦那么简单,往深了其实也能窥探出点咱们观念变迁的意思。
说到舒坦,这车确实是下了不少功夫。这么说吧,它光储物格就设计了37处,你小的大的都能放进去,文件、玩具、水杯,讲究又整齐,关键是车内的空间也没让你有局促感。车身有五米多长,轴距三米二,妥妥的宽敞,底子本来就好,坐上这个车,从驾驶位到最后一排,都不用再当忍者,弯腰前倾什么的全扔一边吧。
这还没完。它的安静程度,让人打心眼里愿意多花点时间待在车里。真的,这车对隔音的用心,你一上车秒懂,全车有80多处隔音处理,普通车最高不过40处,锐胜M8直接翻倍,结果就是,哪怕外边车水马龙或刮风下雨,车内都跟图书馆似的安静,连自个儿心跳声都能“听”着。关上窗,用双层静音玻璃,“世界清净了”,秒切换到属于你的“小宇宙”。这座椅也特讲究,铺了七层材料,加了两公分厚的记忆海绵,坐上一天,后背都服服帖帖不会累,第二排还可以调成零重力模式呢,腿托啥的随便调,从家出发的时候,你会以为坐在飞机的公务舱里,不夸张。
说个题外话,这座椅设计目的是舒适,但它背后的机械结构绝对不简单,光是底座加的那些柔性材料,不知道研磨了多少轮数据算法,接触皮肤那层,又柔又有力,“把你腰椎扶稳”的微妙感,差一点都不行。这种投入不是你市场上那些广告吹得天花乱坠的座椅按摩功能能比的,随便坐都像云朵托着,才是真能让人服气。
除了座椅和空间,这款车的智能化也挺戳心。你知道现在中国家庭逐渐流行露营吧,这车居然有外放电功能,功率高达3.3千瓦!讲白了它不只是车,简直是移动电源站,露营时车载冰箱也好,电磁炉、咖啡机也好,都能一键搞定,省得带麻烦的发电机出去折腾。你只管找一块合适的地方扎营就行,剩下的嘛,交给小锐就好,它不止能给电器充电,还自带智能语音助手,识别各地方言啥的都来得溜,调座椅啊、控制空调啊、灯光场景啥的,甭废话,一个指令全搞定,车立马给你安排妥当。
这些功能听着多吧,但特别实用,真没啥花里胡哨的地方。你知道国内不少人都说,只有用进口零件才高端,但其实不是这么个理,关键还是看咱自己用得舒不舒服,像这个车配的是高通的芯片,反应速度起码比过去的老旧系统快好几倍,语音助手识别率都能打到95%,用过的人都说,这是真贴心又实在的设计。点击几下,你能明显感觉到“得劲”,而不是那种用惯了手机功能后,发现车里复杂多余的套路感。
再来说点儿家的事,中国家庭这几年不光经济条件升级,观念也在悄悄变迁,以前嘛,日本那边高端MPV都流行座位等级,前排后排一个天一个地,后边的人顶多坐个“打工席”,但现在的中国用户可不吃这一套了,许多家庭都开始追求更平等的家庭状态,去旅游是陪伴,不是上下级差别,老小都要有尊严,而不是谁陪谁将就。像锐胜M8,它的设计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为这个变化服务的,每一排舒适程度都差不多,不用担心有人得将就,连坐个车都反映了家的氛围——是平等的,温暖的。
从定位来这车确实选在了很巧的节点上。毕竟大部分人买MPV图的不是豪华派头,而是稳妥的实用和真情实感的互动,它设计这么接地气儿,也不怪市场会给它好评。去年“家庭用车”的需求增长了将近百分之三十,这不只是汽车数据的变化,其实也是中国家庭生活模式在转型的表现。你品一品,以后可能会更多强调这种模式:车始终是个承载家庭日常、方便琐事的工具。过去,人们想着怎么把车做得更酷,能“撑场面”,而现在,像锐胜M8这样的车,正在迅速填补另一种需求——车其实是家的一部分,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陪伴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