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公里纯电续航,智己LS6增程版预售20.99万起
我还记得去年夏天,车友群里有个小插曲。老赵买了台插混SUV,城区跑得欢,可一到周边县城就开始嘀咕油钱,“纯电续航太短,不敢撒开腿。”这事儿说起来也怪,大多数20来万的增程车,纯电能跑个200公里就算不错了。前阵子听销售顺嘴提起新款智己LS6,说是增程版能做到450公里CLTC纯电续航,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解决老赵那种“成本焦虑”嘛。
66度宁德时代骁遥MAX大电池,说白了,就是实打实的真材实料。我问维修师傅,他眨着眼说:“这玩意儿,你城区用一个礼拜都不用碰油箱。”不过最让我琢磨的是它那个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据说15分钟能充310公里(官方话),实际呢?上个月邻居小杨去试驾,一顿早饭工夫,咖啡还没喝完,就充进去了快三分之二的电量。他笑着跟我讲:“比以前家里的插混快多了,也不用排队抢慢充桩。”
其实除了66度,还有52度版本——CLTC标370公里,也是够用。但入门价21.49万,比隔壁品牌便宜点,还提前交付。销售哥们悄悄和我聊过,“后面上市可能还有惊喜价,不过19.99估计悬,但低于21还是有戏。”外观、内饰时尚感做得挺足,有副驾屏幕,高配才给;主驾+中控大屏组合,现在流行这个路数,看着清爽,用起来也方便。
智能座舱这块,新系统据说比上一代长条屏好使多了。我试了一下仪表盘直接取代HUD(抬头显示),视觉集中点舒服些。有意思的是辅助驾驶硬件升级,据技师圈传言,这次激光雷达是520线,还加上视觉摄像头方案,比之前那些“华系”车型配置要狠一些。Monmenta算法装车后体验更流畅,上汽自家的调校确实不一样——群友自测反馈,在环路自动变道的时候稳当不少。
动力部分嘛,新专用1.5T增程器没见公布热效率参数,但销售拍胸脯保证安静无震动。这年头大家对发动机噪音都挑剔,有人吐槽某品牌高速发力像拖拉机似的,这台智己实际油耗2升出头吧,大概率市区会高一点。不过日常养护简单,小区保养店老板念叨,“这类发动机基本不坏,只要别瞎折腾涡轮就行。”
底盘方面升级到了灵蜥数字2.0版本,可变阻尼、后轮转向一体化设计。据老司机吹牛:4米9的大块头竟然只有4米79转弯半径,我亲眼看见女司机在商场地下停车场一把掉头,那叫一个利索。“比剁椒鱼头还灵活!”修理厂王师傅这么夸张地形容,他喜欢拿菜名做对比,总让人忍俊不禁。
冷门配置倒是有几个细节值得留意,比如主副驾通风加热可以独立调节,上回同事冬天坐副驾驶嫌烫,把温度单独降下来,不影响主驾暖脚。这种贴心的小功能,以前都是豪华车才舍得给,现在下放到20万级别,让不少老司机直呼划算。另外听朋友讲,雨雪天气刹车踏板反馈偏软,是电子助力设定的问题,需要适应几天才习惯——这种真实体验往往被忽略,其实挺重要。
再聊点行业八卦吧,今年市场定价策略明显偏向“价格战”,预售价整体拉低约1万元左右,据朋友圈消息9月正式上市还有进一步调整空间。如果真出19.99万入门款,对整个新能源SUV圈子影响可不是闹着玩的。有位二手贩子私信我,“等年底行情明朗,再囤几辆准新LS6挂网上收租金。”
至于最后那台Ultra 27.99万顶配,是不是值?有人觉得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已经卷到极致,其实日常城市通勤未必用得到那么多花哨功能。但从技术演进来看,每次迭代总会带来新的体验,就像老李家那辆2018年的混动车,如今连导航系统都卡成PPT播放……时代变化太快,有时候你想省钱,却发现下一波技术又把你甩在身后,只能跟风换新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随机分布于文中,包括维修师傅口述、销售闲谈及微信群讨论等生活化片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