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主的真实焦虑_智能化功能是否真的有用_

明明寻思着就淘个腿脚,结果一脚踏进4S店,销售那张嘴跟开了光似的,什么智舱体验、绿程焦虑、智驾辅助,说得人晕头转向,末了稀里糊涂就敲定了辆电车。这年头,挑车跟选角儿似的,扮相、身段都得掂量,但真要上手,才咂摸出有些是真功夫,有些纯粹是画饼充饥。

就拿长安马自达那款EZ-60来说,卖相是真不赖,特别是那霁紫色车漆,阳光底下忽明忽暗,开出去刷街回头率爆表。内饰也挺考究,软包摸着舒服,大屏瞧着也敞亮。但说句实在话,这些玩意儿,真能熨平多少焦虑?

电动车主的真实焦虑_智能化功能是否真的有用_-有驾

现在大伙儿置办家当,都盯着智能化。什么声控交互、万物互联,好像没这些,车就落伍了。但扪心自问,有几个真会每天对着车唠嗑“早上好”?有几个真会用那车机遥控家里的锅碗瓢盆?八成新鲜劲儿一过,就撂爪儿了。

电动车主的真实焦虑_智能化功能是否真的有用_-有驾

厂家当然巴不得把这些塞满,毕竟科技感是硬通货嘛。但金主们呢?一方面,为这些看着唬人的玩意儿掏了腰包;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这些繁复的操作,增加了学习成本,甚至冲撞了行车安全。

电动车主的真实焦虑_智能化功能是否真的有用_-有驾

说白了,这就是场“纸面数据竞赛”。你家车有26寸巨幕,我家就得支棱起30寸;你家有L2级辅助驾驶,我家就得卷到L3级。厂家铆足劲儿堆砌配置,消费者较真儿比较参数,但真正压舱的东西,比如底盘功力、安防系数,反倒被晾在一边。

电动车主的真实焦虑_智能化功能是否真的有用_-有驾

要知道,车归根结底是个代步工具,安稳、靠谱才是王道。那些花团锦簇的功能,说到底只是锦上添花。倘若为了追逐智能化,折损了驾驶的本真,那岂不是舍本逐末?

与坊间认知相悖,现在不少电车的续航里程,其实跟厂家吹的牛皮还有段距离。尤其是在寒冬腊月,电芯掉电飞快,跑个长途心里直打鼓。这种“绿程焦虑”,才是电车车主最大的心病。

电动车主的真实焦虑_智能化功能是否真的有用_-有驾

当然,我不是棒杀智能化。科技精进是好事,但要用在刀刃上。比如,更精准的导览、更灵敏的辅驾,这些确凿能改善驾驶体验。但那些为了炫技而炫技的花活儿,还是省省吧。

电动车主的真实焦虑_智能化功能是否真的有用_-有驾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矛头指向“厂家的营销套路”时,是否忽略了消费者自身的盘算?有多少人是真有这需求?有多少人只是为了赶时髦,为了撑面儿?

电动车主的真实焦虑_智能化功能是否真的有用_-有驾

想起早年开老款车,没那么多幺蛾子,但开起来心里有数、省事儿。现在的车,功能是多了,但总感觉更娇气了。有时候,大道至简才是真谛。

电动车主的真实焦虑_智能化功能是否真的有用_-有驾

就像长安马自达这次搞的“10元膨胀金”噱头,瞧着是放低了购车门槛,让更多人把玩EZ-60。但掰开揉碎了看,还是想博人眼球,拉高销量。这无可厚非,但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别被各路忽悠瘸了。

买车这事儿,还是要拨乱反正。想想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别被那些“黑科技”晃花了眼。归根结底,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摆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