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出现失速现象,可以归结为两个核心因素:发动机与电池

比亚迪汽车出现失速现象,归根结底可以归结为两个核心因素:发动机与电池。

失速,即车辆突然丧失驱动力,无法持续高速行驶。例如,比亚迪的DM-i系统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失速问题,这可能与该系统设定中发动机主要承担发电而非驱动功能有关。当发电速度赶不上耗电速度时,电池电量会逐渐下降,这是不难理解的。部分混合动力车型之所以配备高马力发动机,正是为了确保电池电量,即便在电量耗尽的情况下,也能依赖发动机直接驱动,维持车辆高速行驶。

然而,除了发动机功率外,电池也是导致高速失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比作小家电中使用的五号电池组。在多个五号电池供电的情况下,如果其中一节电池电量不足,即便其他电池电量充沛,也可能导致整个电器无法正常工作。同理,在新能源汽车中,若电池的一致性不足,单节电池电量低将会影响整个电池组的输出,从而导致车辆失速。

在此,我们必须提及一个关键概念:电芯一致性。它指的是电池包内各个电芯的状态应保持同步,避免出现拖后腿的电芯。电芯一致性不佳,除了会影响电池输出外,还可能导致电池管理系统误判,进而过度制约电池的输出。

一般而言,三元锂电池在一致性方面表现更佳,但这并非绝对。一些工艺精湛的磷酸铁锂电池也能实现优良的一致性。此外,电芯数量较少的电池包更容易达到良好的电池一致性。例如,一块奥特能电池内包含96个单体方块电芯,而特斯拉Model 3的电池包则包含多达2,300个单体电芯,显然,在实现电池一致性方面,两者所面临的难度截然不同。

因此,在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时,应首要关注发动机功率,确保在电量不足时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其次,要关注电池品牌和类型,以确保在用车过程中不会因EV限制或突然失速而受到影响。毕竟,一箱油无法行驶2,000公里或许无关紧要,但高速失速却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

关于比亚迪新车的热效率是45.01%还是45.06%,或者实际续航里程是1,900公里还是2,000公里,这些都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重要的是,它确实具有出色的燃油经济性。然而,另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高速失速,虽然讨论热度不高,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比亚迪汽车出现失速现象,可以归结为两个核心因素:发动机与电池-有驾
比亚迪汽车出现失速现象,可以归结为两个核心因素:发动机与电池-有驾
比亚迪汽车出现失速现象,可以归结为两个核心因素:发动机与电池-有驾
比亚迪汽车出现失速现象,可以归结为两个核心因素:发动机与电池-有驾
比亚迪汽车出现失速现象,可以归结为两个核心因素:发动机与电池-有驾
比亚迪汽车出现失速现象,可以归结为两个核心因素:发动机与电池-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